凌虚阁 - 耽美小说 - 穿到古代搞建设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3

分卷阅读243

    ,你去太子妃那里,太子妃会解决这个问题。”

    太子府府库中有许多吴国锦帛,都是以前嫒姬购买,自赵轩发怒嫒姬的爱好,嫒姬受太子妃惩罚后,嫒姬被迫将自己房间的吴国用品都上交给太子妃,太子妃将这些东西封存在府库中,其中就有许多精美华丽的锦帛。

    “今天的米饭为何这么粗燥?”赵轩等管事走后,让厨房上中午膳食,不想他喜欢吃的米饭盛上后,却发现和原来不一。

    “禀太子,吴国大米没有了。”侍者小心翼翼回复。

    赵轩神色一窒,才想起自己近两年来,吃的米食都是从吴国南埠购买,吴国不向国外销售梗稻,只销售脱过壳的大米。

    赵轩勉强用了午膳,门外有通报,武铣和文宰求见。

    “殿下!王都各处缺盐缺得厉害。”武铣率先开口。

    “缺盐可以至唐国购买。”赵轩肚子里有一股子气。

    “唐国之盐太贵,是吴的两倍,而且量少。”唐国因为采取煮盐法,花费大量人力,周围的火柴都被使用干净,煮盐的干柴需要从远处运去,加大了成本,又因吴国廉价海盐冲击唐国市场,唐国煮盐所需的代价竟然高过吴盐价格,高价盐根本就无处销售,这迫使唐王不得不让盐场减产,赵国就是高价收购,唐国也没有多少盐可以销售。

    “太子殿下!不要禁止吴国货物进赵了,现在是吾国受到的损失严重啊。”文宰苦着脸进谏,最近文宰家的大门门槛被许多贵族踩平了。

    “怎么是吾国受损?”赵轩心口越加烦闷,封锁边境可以不使赵国钱帛外流,怎么现在变得不让吴国赚钱,全赵国上下都不满意?

    “吾国大量的棉麻卖不出去,如果就此烂掉不能去吴换成粮食,国内不能安宁。”那些种植棉麻的贵族,都是卖给吴国,再从吴买回粮食和其他百货,如今不但棉麻无法卖出,粮食也收购不到。贵族们非常喜欢吴国大米,他们已经习惯吃香喷喷的米饭。

    “我早说过应该多种粮!”赵轩深恨这些贵族贪利陷入被动局面。

    武铣见赵轩一脸怒火,谨慎进言:“其实种植棉麻对吾国有利。”

    “还有利?”赵轩觉得,那帮贵族都已经被吴国牵着鼻子走路了。

    “许多农庄也试着种植稻谷,可收获甚微,收成不到吴国的三分之一,种植棉麻到吴国换到的大米,比自己种植的多出一倍。”

    赵轩双眉倒竖,鼻子重重冷哼:“多出一倍又如何,只要吴国像如今这样封锁边境,赵国就会陷入粮荒。”

    武铣心底腹诽,吴国封锁边境也是拜你所赐,不过武铣只敢心中嘀咕,不敢再说什么,而文宰虽然不完全认同赵轩见解,却感觉赵轩说的有点道理,一个国家不能让另一个国家牵着鼻子走路。

    就在房间内陷入沉默时,门外侍者进来禀报,赵王传召赵轩进宫叙事。

    ☆、第 143 章

    赵轩一走进赵王的宫殿,心就一沉,宫殿内原来已经撤换掉的吴国用品又被重新摆置出来,那些精美的器具,在木架上熠熠生辉。赵王依然半躺在软塌上,怀中抱着吴国制造的铜暖炉。

    “父王!”赵轩慢慢走到软塌前,向自己父亲行礼请按。

    “轩儿,坐软塌上来。”赵王眯起浑浊的眼睛打量儿子,发觉自己儿子微微有点消瘦,心中不由一叹。

    “父王招孩儿来有何事吩咐?”赵轩撩起黑色深衣袍角坐到赵王一侧。

    “轩儿,最近消瘦了啊。”赵王拍拍儿子肩膀。“其实作为一位君主,最快乐的地方,是他的话至高无上,无人违抗,可是这样会让君王不正确的命令无人规谏,长此以往,此国必危。”

    “父王...”赵轩知道必定有许多贵族到赵王面前告状,但没想到赵王口气这么严重。

    赵王摆手打断赵轩辩驳,他上身往后一靠,微闭着眼沉默一会,方才睁眼说话。

    “想当初孤还没有为太子时,你王祖父已经觉察分封制不妥,赵国如果要强大,必须取消封分制施行,削弱封主的力量。为此,你王祖父一直在暗地里慢慢削减大封主的势力,扶植小贵族进入王庭掌权,到孤继承王位,又花费二十年时间,方可以陆续收回封邑,五年之后,时机成熟,孤才正式发诏书取消封分制,赵国从那时起,国力方慢慢强大,此策得到执行,两代君王,前前后后共花费五十余年方成。”

    赵王说到这里,老花的眼中闪着自豪。

    “父王!”赵轩脸上有羞愧。

    “轩儿,治国如烹小鲜,好的厨子做菜既不太咸,也不太淡,因为他们擅长调好作料,治国就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将事情办好。”

    赵王有好几个嫡庶子,赵轩最得他喜爱,从小就当接班人培养,赵轩十二岁受封为太子后,赵王一直强势维护他的继承人地位,以致其他儿子长大,无人敢对继承之位有任何想法。五年前赵王感觉精力不行,直接将国家大权移交给太子,自己在王宫修养享受生活。

    “父王!轩明白了,轩做事太过急切。”父亲对自己的淳淳教导,让赵轩感激。

    “孤知道你是对的,就如你王祖父看待分封问题,孤相信,轩儿只要耐心,会解决这个问题。”赵王见赵轩立刻明白自己的意思,觉得很欣慰。

    “孩儿一定会让赵国成为诸侯之首。”赵轩在自己父亲面前发誓。“孩儿之所以如此急切,是那吴国崛起速度太快,想到以后强国在侧,孩儿才焦急。”

    “哈哈,轩儿不必忧心,想那吴国君不君,臣不臣,早晚有大隐患,赵只要坐等时机就可。”赵王并不像儿子这样看高吴国,在他心目中,吴国如今的行政方式,等于架空了君王权利,臣子们的权力大于君王,早晚有严重后果出现。

    “还是父王有远见。”赵轩看着自己父亲一脸崇拜,赵王对他来说,亦父亦师,当然也亦君,赵轩的治国之术,都是由赵王传授。

    春节过后,赵国派驻在边境的重兵撤走,一月初,武铣作为赵国特使出访吴国,出使目的是本着两国友好而来。武铣的特使队刚到咽喉口,卫青和霍思中就将消息飞鸽传书到王都。

    郑钰铭接到消息,马上召见吴牧,让他准备和武铣谈判,务必要从武铣的出使中为吴国捞点好处。

    以武铣为首的特使团在吴国王都呆了五天才离开,武铣在月底回到赵国,二月初,咽喉口边境的集贸市场恢复,恢复后的集贸市场交易量比以往增加,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