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3
这一觉,她直接睡到了傍晚时分。 一睁开眼睛,整个房间的色调暖洋洋的,格外宁静。 姜喜月迅速起身,刚走出卧室,就看到费南德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本成语大全,正在认真地看书,竟然已经翻阅了大半。 姜喜月眨了眨眼睛,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你怎么在这儿?” 费南德转头看来。“是阿姨让我进来的。” 闻言,姜喜月才注意到厨房一直传来做饭的声音。 她揉了揉额头走过去。“抱歉,这几天一直没有时间陪你。等再过几天……” “我要回去了。” 姜喜月的话还没说完,突然被打断。 她惊讶地转头看去。 费南德浅灰色的眼眸中带着不舍,十分认真的看着她。 “怎么会这么突然?” 费南德明显有些不开心,抱怨道:“他们不让我在这边留太长时间。” 这个“他们”,指的应该是之前培养费南德的一众教授和协会。 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天才,谁会放心让他一直在国外? “什么时候走?” “后天。” 姜喜月算了算。 还来得及。 “A市有几个不错的景点,我还没来得及带你去看,那就明天出发吧。” 说着,迅速开始查阅门票。 费南德巴巴地看着她。“我走,你会难过吗?” “为什么要难过?” 费南德安静了下来。 姜喜月订好两张门票,转头,才看到费南德正可怜巴巴地看着自己,像是下一秒就要哭出声来。 她愣了愣,继续道:“我们又不是永远不见面,还可以打电话和视频,再不济,也可以飞过去看你。100万美元的奖金,能买好多机票了吧?” 姜喜月微微皱眉,似乎真的在思考能买多少张机票。 费南德的眼睛里慢慢点亮微光。 “真的吗?” “当然。”姜喜月保证道。 她朋友不多,费南德就是其中一个。 费南德笑着道:“我也会来看你的。” 第二天一早,姜喜月又跑了一趟警局,补充案件当天发生的事情。 下午,带着费南德在A市的各个景点游玩,一直到深夜,才依依不舍地把人送回酒店。 第三天,费南德回国,姜喜月亲自去送。 看着他往行李箱塞各种陶瓷器。 “这些也要一起带回去吗?” 费南德是个陶瓷控,只要看到喜欢的就,会毫不犹豫的买下来。 短短几天,酒店都快被他放满了。 费南德一件也舍不得丢,全部宝贝地放进行李箱里。 一脸认真道:“这些都是你陪我一起买的,当然要带走。” 陶瓷器本就沉重,再加上厚厚的包装和防震层,足足装了好几个行李箱才终于全部放进去。 为此,费南德还加了不少的行李费。 今天他的头发格外服帖,显示耸拉着的耳朵,写满了难过和不舍。 姜喜月把人送到候机室。 “等回去之后,我会再联系你的,如果有时间,我就到那边去看你。” 费南德认真地点头,将这个约定记在心里。 “你一定要来,还有,我会给你打电话,这样才能解我的蒹葭之思。” 蒹葭之思…… 奇奇怪怪。 姜喜月被他奇怪的用法逗得笑起来。 “那本成语词典,你不是已经看完了吗?” 这段时间,费南德一直用心钻研那本厚厚的成语大全,而且十分喜爱在说话的时候用上刚学到的新词。 虽然大多数时候都用得不对,听起来怪怪的,但从他说出的成语首字母,就能判定他大致看到什么地方了。 昨天似乎已经到“z”字,应该整本都看完了才是…… “对啊,都看完了。”费南德高兴道:“成语真有趣,只有4个字,竟然能表达那么多的意思。” 姜喜月无奈。 “看完了还用错?蒹葭之思可不是这么用的。” “怎么用?” “蒹葭之思,是指恋人之间的思念之情。”姜喜月认真地解释。 闻言,费南德微微歪头,卷曲的一撮头发翘起来。 他十分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而后道:“那我没有用错啊。” 说完,朝她咧嘴一笑。 姜喜月愣在原地。 还没反应过来,广播中开始催促乘客登机。 费南德拿起自己的东西,摆了摆手。 “我先走了,记得一定要联系我,月。” 说完,迅速消失在视野中。 作者有话要说: 费南德:真的,没有用错哦。 30、穿成抱错的假千金(30) 30、穿成抱错的假千金(30) 9月,各大高校陆续开学。 A大也不例外。 姜喜月是提前录取,不用参加高考,假期时间甚至比普通高三的学生还要长。 再加上举家搬迁,到首都买房定居,她早早就提前出发,来到了学校。 还没走进学校大门,数学系徐主任给她发来消息: “姜喜月同学,你到学校了吗?我们正在新生报道处等你。” 周围A大的数学系徐主任刚好是沈羌教授以前的一名学生。 早在开学前,沈羌特意跟人打过招呼,让徐主任在学校里好好关照姜喜月。 但就算他不说,以姜喜月现在的身份,学校里也有的是老师抢着靠近她。 徐主任当然义不容辞地答应下来。 姜喜月和他在此之前有过联系,只是一直没见面。 看着手机上收到的消息,她有些疑惑。 徐主任说的“我们”,到底是谁? 不是说就他一个人过来吗? 她没有多想,迅速提着行李朝里面走去。 本来今天范秀兰是打算亲自来送她过来的,但被姜喜月拒绝了。 抵达首都后,她们先用姜喜月的奖金购买了一套房产,但范秀兰却并不想就这样白白用姜喜月的钱,一心打算赚钱还回去。 很快就投入到找工作的计划中。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范秀兰做的最多就是家庭主妇,除了打扫卫生这种工作,其他一窍不通。 找了几天也没有合适的,正在犹豫着,刚好遇见了几个同样北漂的老同学。 几人一拍即合,干脆开了一家清洁公司。 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范秀兰经验丰富,负责培训新人。 一两个月下来,公司也小有所成,事业蒸蒸日上。 她找到了新的寄托,一心工作,虽然忙碌,但每天都是满脸笑容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