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言情小说 - 阁老夫人养成记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1

分卷阅读51

    相处起来别有一番风情,就好比巩氏,红袖添香,温香暖玉,又岂是董氏那等粗鄙女子所比。

    想到董氏,心情又低沉起来。

    雉娘没有心思关注其它人,拿着书就离开书房。

    一迈出门,就见文师爷朝这边走来,她打个招呼,文师爷瞧见她手中的书,儒雅的脸带着笑意,“三小姐来找大人借书?”

    雉娘点下头,略有些心虚。

    “大人这里的书都太过枯燥无味,想来不适合三小姐这样的姑娘看,下官那里还有些游记异志,不知三小姐可感兴趣?”

    那敢情好,本来就不识得几个字,还要看这样枯燥无味的书,更是头疼,若换成杂书就要好不少,至少没有那么无趣。

    “那就谢过师爷,游记异志皆可。”

    文师爷睿智的眼中带着隐隐的笑意,“好,我稍晚些送过来。”

    雉娘又向他道谢,迈着步子往院子里走。

    她身姿轻盈,弯腰间更显柔美,文师爷朝她再颔首,走进书房。

    傍晚时分,赵县令回西屋时,带着四五本书,交给雉娘,雉娘让他代为感谢文师爷,抱着书就回了房。

    游记看起来就简单一些,猜字也好猜,她艰涩地看完一两页,觉得头晕脑胀,又不敢问别人,就怕露陷。

    她旁敲侧击地询问乌朵,乌朵从桌子底下的小匣子里翻出原主以前的习字帖,她不动声色地接过,一个人关在房间里临摹字帖。

    文师爷送来的几本书,也天天翻看,好在连看了几天,摸出一些门道,也能明白大概的意思。

    边看边写,慢慢也初有成效,字帖中夹着原主以前的字稿,看起来也不是什么有灵气的姑娘,写得字只能算是工整,她练了几天,就已赶上。

    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赵家突然接到蔡知府家小姐的帖子,邀请县主去府城做客。

    凤娘将帖子放在一边,淡淡地对黄嬷嬷开口,“上次走得匆忙,错过蔡家宴席,此次定要赴约,你去通知二小姐和三小姐,一同前去。”

    黄嬷嬷派人通知二人,赵燕娘喜不自胜,将裁好的新衣翻出来,往身上比划,又宝石头面翻出来,戴在身在,站在妆镜前,左顾右看,很是满意。

    雉娘倒是平常心,巩姨娘却欢喜得差点落泪,最近这段日子,过得实在是太过舒服,家中没有主母,她和老爷天天歇在一起,蜜里调油一般。

    县主又心善,还是长姐,以后有她带着雉娘,雉娘肯定嫁得不会太差,她所求的不多,只要男方家境尚可,雉娘嫁过去当正头娘子就行。

    府城比起渡古县,自然要繁华数倍,能见的人也多,说不定有些家境不错的人家看中雉娘,聘为正妻,那就再好不过。

    她心中期盼着,将衣拒里新做的衣裙收拾好,千叮万嘱要雉娘那天好好装扮一下,雉娘拗不过她,只能点头同意。

    ☆、第33章 送东西

    自赵凤娘回来的第二天, 赵守和便回了阆山书院,顺便将京中的家书给段表弟带去, 段鸿渐听说凤娘归家, 本就要来看凤娘,很快又听闻姐妹几人要去府城, 正好与赵守和一起回赵家, 特意来为姐妹几人送行,府城离渡古县有一天一夜的路程, 若顺着通都运河而下,运何直通无阻,比马车要快上一倍。

    几番考量,凤娘决定走水路, 也好见识一下运河两岸的风光。

    出发当日, 赵县令和儿子外甥亲自将姐妹几人送上船, 段鸿渐看雉娘的眼神带着一丝阴郁,有些想不通为何在雉表妹的心中, 自己竟是那么的不堪,雉娘看都懒得看他一眼, 径直上了船。

    赵燕娘凑近和段鸿渐打招呼, 段鸿渐爱理不理的,她觉得失面子, 暗骂他一顿,以为自己真的是香饽饽,比起那胥家大公子, 连捧脚都不配。

    她哼了一声,昂着头走上船,段鸿渐的目光更加的郁卒。

    船被凤娘给包下,只有她们姐妹几人,还有各自的丫头婆子。

    雉娘身边只有乌朵一人,倒没有太多的事情。

    凤娘排场最足,两位嬷嬷和两位宫女随行侍候,燕娘则带上木香和曲婆子,护送凤娘回来的京中侍卫早已离京,此次出行,赵县令雇了几个壮丁,壮丁们住在底舱,轻易不会上甲板来。

    挥手向送行的人告别,船起锚开航,运河上船只往来,络绎不绝,出了渡古地界,两岸的风景慢慢映入眼帘,此时已快入秋,颇为凉爽,站在甲板上,微风徐徐,惬意又舒服。

    沿河古朴的建筑,带着历史的沧桑,隐约可见河边浣洗衣服的妇人,三两地调笑着,嗓门哄亮,迎面驶来的船只擦身而过,也能见到一些妇人稚童,这个时代不如想像中的封闭,对于女子也相对开明。

    雉娘思忖着,若真有一天,她脱离赵家,能生存下去的可能性有多大,想来若不是长成这般模样,过着平淡的生活,只要肯吃苦,应该不会太难。

    姐妹三人都在甲板上,凤娘的宫女们早就摆好点心,沏好茶水,姐妹三人坐在一起,河面上,慢慢地划来一只小船。

    小船上坐着一位农家装扮的姑娘,熟练地划着船浆。

    燕娘露出不屑的神情,“这女子也真是有伤风化,独身在外,还招摇过市。”

    赵凤娘看她一眼,淡淡地道,“燕娘休要胡说,我朝对女子本就没有那么严苛,再说这位姑娘出现在此处,也是为了生计,她应是渔家女,自小就长在运河上,靠贩卖些小食给过往的船只,赚取家用,通都运河上,有很多这样的姑娘。”

    那姑娘许是看见她们船上都是女子,慢慢地将船划过来,被日头晒得泛红透黑的脸上,带着爽朗,侧边垂着一条粗粗的大辫子。

    “几位小姐,可要尝些小食,我家的糟鱼笋干丝儿和咸卤豆子都是极好的。”

    她的面前,放着几只大坛子,想来就是装着糟鱼笋干丝儿和咸卤豆子,这几样小食都是水乡一带的特产,水乡鱼多,天气炎热时,鲜鱼不易保存,糟起来可以吃很久,笋干丝儿和咸卤豆子都是煮好晒干的,透着一股咸香,越嚼越有滋味,是寻常百姓最爱的佐茶小食,在运河两岸的茶楼里,都有得卖。

    赵凤娘命黄嬷嬷每样都买了一些,渔女收好银钱连声道谢,将小船划开,去问另一艘船只上的客人,雉娘远远地听着,似乎还有男人调戏的声音,那渔女也是见惯场面的,不软不硬地避开。

    她叹口气,自己还是太天真,这渔女姿色平常,都能惹来他人的调笑,若是换成她,哪里能应付这些不堪的玩笑。

    独自生活,怕是不易,以目前看来,赵家还是她的避风港,虽然这港弯漏风又飘摇,却可以暂时躲避风雨。

    买回来的糟鱼还未蒸过,暂不能食用,先放在一边,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