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在线阅读 - 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第75节

嚣张郡主成基建狂魔 第75节

    罐头厂很大,分了水果分拣区、还有削皮区、处理区、蒸制区等等,一共十几个不同的区间,每一个区间都有二三十名工人在干活。因为没有自动的流水线,每一个步骤都要人力去填补,这也给平河县的人创造了大把就业岗位。

    家住在平河县下石谷村的张二丫就是其中的一位工人,她今年十七岁,家里有父母和两个妹妹三个弟弟,因为人多地少,在村里那是穷得连狗都不愿意路过。

    本来家里已经给她说好了亲事,是嫁给隔壁村比大她十五岁的一个瘸腿男人,这个男人还带着两个孩子,但就因为对方愿意给十五两彩礼,张二丫就同意了。

    不过就在媒人来说这门亲事不久,罐头厂就发布了招聘员工的布告。在衙役来传书的时候,张二丫每天都去听,还用木棍在地上比比划划学习写字,所以张二丫看懂了布告,还因为认得字通过了考核,获得了罐头厂的工作。

    罐头厂一个月给五百文钱的工钱,每个月能够休息三天,休息时间加班的话会有三倍的工资。一天上五个时辰的工,过年过节还会发罐头做礼品。这样好的工作,可以说是大家都抢破了头要去干。

    张二丫和她的家人都没有想过她竟然能够考上,听到消息的时候开心得立即回绝了媒人的婚事,张家更是从牙缝里挤出钱来,给她做了一身合身的衣裳来上工。

    考虑到有的员工离家远,每个工厂都做了员工宿舍和食堂,一个月只要交三十文钱就能在里面吃住。张二丫家离得远,所以她也入住了工厂的宿舍。只有回家的时候才不在这里住,而今天正好是轮到她休息的日子。

    一大早,张二丫就打包好了行李,有在平心斋买的点心、商行扯的棉布、厂里发的罐头、还有街上买的鱼虾酱,以及最重要的这个月的工钱。

    拎着沉淀淀的东西,张二丫抿嘴笑了起来,两个梨涡圆圆的,看起来格外的可爱。

    “二丫,今天轮到你休息了?”同宿舍的女工看到她大包小包的拎着问了一句。

    张二丫笑着点头道:“对呀,三彩姐,我买了点东西回去看我爹娘和弟弟妹妹。他们都没有来过县城呢,带点点心回去给他们尝尝。”

    看着张二丫提起家人时脸上满满都是幸福,陈三彩心里酸涩不已。不过还是笑着回道:“恭喜你呀,是该多给家里买点好东西。你再干个几年,攒到钱来就带他们来城里看看呀,我们县每年初一十五都挺热闹的。”

    张二丫也笑道:“是呀,我也这样打算呢,等明后年有钱了就带他们来看看。”然后指了指行李,“三彩姐姐不和你说了,迟了我就要赶不上村里的牛车了。”

    “行,赶紧回家吧,路上注意安全。”陈三彩挥挥手,将人送出了工厂,然后自己转身回了宿舍。

    她今天也休息,不过她不愿意回家。

    陈三彩年龄比张二丫要大一岁,但她不是平河县的人,经历也和张二丫的很像。不过她没有那么幸运,有个和张二丫一样的好家庭。张二丫是媒人来说婚事了,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了也舍不得把闺女嫁过去。

    她家则是要多赚彩礼钱就把她卖给村里的地主当小老婆,她不愿意就趁着半夜从家里逃出来了。

    哪一年她才十六岁,甚至连村都没有出过。不过她知道只要嫁过去,她这辈子就完了,所以她就跑了出来。

    她也一样,在村里这两年学了不少的字,还从衙役的嘴里知道了他们在的地方叫竹根村,在平安县,属于岭南府大齐国。岭南府很大,有三十六个县,离他们最近最多人的是平河县。

    衙役还说,只要他们学了字有知识,每年的二月和九月份都可以去县里的书院听书,要是考试通过了还能免费上学,不管是男女都可以。

    陈三彩默默记下了衙役说的话,还有他每次来讲的知识,教的字,她都努力的去记住学会。午夜梦回的时候,还想过去书院看看是什么样的。

    只是家里的打算让她不得不逃走,逃到这个据说最多人的平河县。她在县里当过乞丐,做个跑腿,甚至去码头扛过东西,学人家做小生意。最后在罐头厂招工的时候,一举考了进来。

    每个月五百文钱,只要交三十文给工厂就是吃住在这里,一个月还有四百起十文是自己的。

    拿到第一笔工钱的时候,陈三彩简直不敢信。愣是把自己揪得眼泪都掉下来了,才相信这是自己赚的钱。

    自己赚到了第一笔钱,她就给自己置办一身衣服,去街上买了以前只有弟弟能吃的糖葫芦,还去码头吃了一碗做乞丐时被人施舍过的云吞。

    那一天她才知道,原来自己赚钱想吃什么,想穿什么,想买什么,是这样的感觉。原来糖的味道是这样的甜。

    另一边,张二丫坐上她们村每逢赶圩就固定来的牛车,同村的街坊邻居看到她大包小包的过来,都羡慕得不行。

    “哎呀,二丫这是又放假了。看看这鼓鼓囊囊的,又给你家里带了什么好东西?”一个身材圆润的妇人开口问道。

    “胖婶好,这是给家里带的零嘴,家里穷没有什么好东西,我这个做姐姐的回去,只能买个零嘴给他们哄哄,不像您,家里头天天吃肉,不稀罕这些。”张二丫腼腆的笑笑道。

    旁边坐着的另一个妇人抿嘴笑了声接话道:“哎呀,这读书识字了就是不一样哈,看我们二丫这嘴利索得,以后谁家敢和你说亲哦。”

    张二丫的眼睛瞪大了一些,似乎很疑惑地问道:“牛三婶,我娘说上个月您还来我家说要给我做媒啊?竟然不是吗?真的没有人愿意和我说亲吗?”

    “不应该吧,我现在一个月能挣四五百文钱呢,一年最少也能挣五两银子,这我们一家都赚不到呢,竟然还没有人愿意要我?”

    看似单纯的疑问,把牛三婶噎得半死,脸色也是讪讪的。倒是另一个看不过眼的大娘道:“二丫你别听你三婶说的屁话,这女孩子能自己赚钱,是多少人家求都求不来的?你啊,就好好的干好好的挑,等有个优秀的青年再成亲,日后一起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张大娘说的话可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她小的时候家里老是催催催,不到十六岁就把她给嫁出去了,好似女人一旦过了十六岁不嫁人就要犯天条一样。一嫁过去就要生孩子,要伺候公婆,要打理一家子,一天到晚都没有闲过,哪里有做女孩的时候好?

    可惜他们那个时候没有工厂招工,也没有衙役来教他们识字,一辈子就只能看着父母怎么过的,自己再照样学样。

    现在的姑娘多幸福啊,一个月能有三五次衙役来给他们说知识教文字,年龄到了还可以到县里工厂去应聘,或者有天赋了还能去书院考试读书,不用到了年龄就嫁人,一辈子对着孩子生活。

    想着自己的日子和现在姑娘们的日子,张大娘忽然明白了之前衙役说的生不逢时是什么意思了。

    “哎,大娘说得真好,二丫肯定会好好干的。”张二丫甜甜的应下。不过怎么挑选夫婿这个可不敢应,不然这一车人传出去了,自己爹妈又要着急了。

    牛车晃荡到村里要了一个多时辰,一路上都有人和张二丫打听厂里的事情,问她什么时候再招聘,怎么样才能考进去等等。不涉及到厂里要求保密的,张二丫都和他们说了。她也希望村里有更多人能考进厂里工作。

    “好了,二丫你的家到了。”赶牛车的伯伯一说,张二丫连忙跳下车拿东西,同时还不忘掏出一个铜板给他,“谢谢伯伯,两天后你再到这等我哈。”

    “行,我知道咧。”伯伯应了一声,将铜板揣进兜里,扬起手里牛鞭,“吁”一声,牛车便摇摇晃晃的又走了。

    张二丫站在路边,都不用说话便上方的院子里跑出几个人,吱吱咋咋的往她这边来。

    “大姐回来了,大姐回来了。”呼啦啦的一圈上来,抱腿的拉手的牵衣袖的,瞬间就把她动弹不得。

    第110章

    “好了,赶紧把东西拿回屋里去吧,给你们买了点心,一会都尝尝。”张二丫挨个摸了一下弟弟妹妹们的头笑道。

    “哇,谢谢大姐,大姐真好。”

    “谢谢大姐,大姐最好了。”

    “大姐大姐,城里好玩吗?你什么时候再去啊,我能不能也跟你一起去。”

    小家伙们一个拿一样,更小的一些则是牵着她的手仰着头,满是崇拜的望着这个一个月才见一次的姐姐,不停地问着自己的问题,表达欢喜。

    “是,我们蛋蛋丫丫们也很好,大姐过两天就去城里工作了,城里可好玩了,等到明年元宵的时候,我带你们和爹娘一起去城里看舞狮和舞龙好不好?”张二丫笑眯眯地问道。

    顿时小家伙们就尖叫起来了。

    “真的吗,真的吗,大姐要带我们去城里看舞狮子?”

    “啊啊啊啊啊,我要去城里面了。”

    “舞狮子,舞狮子,我要去城里了。”

    三娘听到外面孩子们的叫声,拎着锅铲就走了出来,咬牙切齿道:“你们又追着你姐姐说什么,叫得鬼哭狼嚎的。”

    转头看向自己的大女儿自豪又满意,脸上换了一副笑脸道:“二丫回来了,你爹算着你今天休息,让我杀了一只鸡说给你补补,现在快煮好了,赶紧放好东西洗洗手吃饭。”

    “怎么又杀鸡啊,不是说让你们留着生蛋给弟弟妹妹们吃吗?”张二丫快步上前,把东西放进厨房就去帮忙端菜,嘴里也不停地念叨道:“人家衙役不是说了吗,小孩子要多吃肉蛋奶才能长得壮实。以后家里的鸡鸭生蛋就别买了,留着给你们补身体。”

    “行行行,我们都听你的。以后多养些鸡鸭,让家里人每天都能吃一个蛋。”三娘笑着应道。

    不过说着这话,她心里也是感觉很不可思议,一年前他们家差点都要穷得卖女儿了,转眼竟然敢说每天吃一个蛋了。老天爷哦,哪里敢想过那么好的日子。

    “那可不是,”张二丫也得意的抬了抬下巴,然后又问她娘,“娘,我们家的蘑菇怎么样了?长得还好吧?”

    一听到自家的聚宝盘,三娘更是喜得见眉不见眼。

    “好着呢好着呢,你爹正在棚子里浇水呢,今天煮的小鸡蘑菇就是前几天在棚子里摘的,你一会尝尝看味道怎么样。”三娘心里盘算了一下又道:“估计再过个三五天也能采摘了,这次不是能卖出什么价钱。”

    “放心吧,再怎么便宜也能有七十文钱一斤,我前两天才去商行看了。不过我们的蘑菇要是能再晒干点,分出上等、中等、下等这种不同品质的,价格应该还能再高点。”张二丫道。

    这也没有听说过啊,三娘顿时傻了眼,连忙问道:“这上等中等咋分?我和你爹能弄得来不?”

    “不是什么难事,就是看蘑菇完不完整,多大一朵吧。像弟弟拳头那么大的,品相好的就是上等,能卖到一百文钱一斤。比鸡蛋小一点的就是中等,再小一点的就是下等,价格分别是八十和五十文。”

    三娘听了这话自己一琢磨,就发现这分了等级之后确实赚得更多了。他们之前买的一直比中等还要低,这要是分出来能多赚不知多少。

    “好好好,我们就听你的,以后我们也给这蘑菇分一下。不过第一回 你先带着我们做,让我们照着来才行。”三娘道。

    现在他们家啊,不是男人也不是她当家,主心骨反而是这个才十七岁的大女儿。

    不说她考进县城的工厂做工,就说他们家这种蘑菇的方法,也是她从县衙哪里学来的,然后带着全家人一起赚了钱的事。让全家不得不佩服这个女儿,也都愿意听她的话。

    张二丫的家是三间连在一起的泥胚房子,两边各加了一间茅草房当厨房和杂物间,再往外则是用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子和一个刚盖不久的竹棚子。张家的蘑菇就种在这个棚子里。

    张二丫放下手里的饭菜,出门往竹棚子里去。

    掀开竹帘子,一进去张二丫感觉到了浓浓的水汽,一排排的货架上放着一捆捆排列好的蘑菇棒子。这些蘑菇棒子有一般是从县衙上领的,有一半是张家爹娘去山里采回来的。

    张二丫从县上衙役哪里知道,只要长过蘑菇的木头,里面都可能有蘑菇孢子也就是种子的意思,只要拿回来用合适的碎木屑团起来,再用稻草把它捆成成人手臂大小长短的棒子,然后放在架子上,保持好湿度就可以种出蘑菇了。

    张二丫是最先摸索出怎么种植蘑菇的,对蘑菇的情况自然是了解得很。

    她进去小心翻看了这些蘑菇棒子的情况,发现都照顾得很好,一大半的蘑菇都有鸡蛋大小了,还有很多大小不一的蘑菇不停地冒出来,一看就是还可以再收几次。

    “哟,闺女这是回来了,你看看这蘑菇长得怎么样?”张老爹转身看见自己的大女儿,瞬间就像等待领导检阅一样,得意地展示着棚子里的蘑菇。

    他身上穿着麻布衣服,上面补丁撂补丁,手里提着一个竹制的水壶,有一个口子长长的,在出水的地方变成了竹节,然后又戳了密密麻麻的小孔,就是为了方便给蘑菇浇水。

    “都长的挺好的,”张二丫又翻看了一下,看到有些棒子出蘑菇出得很少了便又道:“爹,这些出蘑菇不多得棒子,你要注意定时拿出去消毒,然后换新的碎木屑,不然以后可就长不出蘑菇了。”

    张二丫叮嘱着,生怕她爹不舍得那些还没有长成的小蘑菇,不舍得把快要死掉的棒子拿去换新的。

    “哎好好,你放心吧,我知道的肯定换。你看看那些需要重新再换过,帮我挪到边上的架子上,等到了时间我就换掉。”张老爹道。

    张二丫摆摆手道:“等一会吃完饭我们再来弄,娘都把饭菜做好了,别一会凉了不好吃。”

    想着现在才下午,张老爹也不说话,赶紧把最后一排蘑菇浇好,洗干净手脚去吃饭了。

    饭桌前,张家的几个孩子都已经乖巧的做好了,每个人面前都放着崭新的碗筷,这些东西都是张二丫去城里赚了钱添置的,倒是家里的桌子椅子,是张家老爹趁着农闲的时候,砍了竹子自己做的。

    和张家一样因为跟县衙学了技术改善生活的,还有桂州府大华县刘家村的刘有牛家。

    刘有牛今年三十岁,妻子是隔壁村的吴春花,生了三个女儿,两个儿子。两个小儿子今年才五岁、三岁。最大女儿今年十二岁、二女儿十岁、三女儿八岁。

    原本一家和爷爷奶奶、几个兄弟一起住的,一家老老小小有近五十口人。但是最近两年因为家里人多吃得多,就被分了出来。

    分家就分家,但夫妻两并五个孩子就分了两亩水田三亩坡地,还有村尾的一块地基,连房子都没有。

    最开始的一年,夫妻两个每天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心疼得眼泪直掉。每天干完地里的活就去山上找吃的,去县里给人家打工,晚上回来了还要抹黑去砍竹子砍木头建房子。

    就连十二岁的大女儿天不亮就跟着家里人去地里山里干活,二女儿带着弟弟妹妹们天天到山上河里找吃的。

    好不容易一年的时间才糊了一个竹棚子出来,一家人窝在里面,夏天来了连雨都挡不住。不过自从去年县里的衙役来说教他们种银耳后,刘有牛家的生活就慢慢好起来了,到了今年都有钱建新房子了。

    “现在的县衙好啊,看看这种银耳的技术,不但教我们,种出来了还有人来收,价钱给得不比那些商贩来收的少。”刘有牛坐在院子里,一边打磨着明天建房子要用的木头。

    “是呀,这个月的银耳晒得差不多了吧?”吴春花掰着手指头算了算道:“这一批银耳卖出来,能有八两银子不?加上家里之前攒的十二两,我们建五间大瓦房应该够了。”

    “够了,我们只是盖泥胚的,最多是请人拉泥胚费点钱,还有买瓦片的钱多点,剩下的就不多了。瓦片在县里的窑厂就有卖,价格还便宜不少,不用到别的县去买了。”刘有牛说起即将要建的新房子,眉眼里都是笑意,“等到时候我们也去买几块那种透明的玻璃装上,屋顶装几块,窗户装几块,保证刮风下雨家里头都是亮堂的。”

    吴春花也是幸福的笑了起来,这样好的日子他们以前哪里敢想啊。刚分家的时候,都不知道拿什么养活这几个孩子,这一转眼啊,竟然自己家就能建得起瓦房了。老家那些人,现在住得可还是茅草屋呢。

    想起自家日子是怎么来的,吴春花心里默默祈求神灵,保佑现在的这个县衙一直那么好,保佑现在管岭南的郡主长命百岁。

    王怀玉不知道,在大山深处有那么好一户人家给她祈福,她正忙着和各个县衙的人规划整个岭南的布局。

    岭南现在一共被划分了三十六个县,其中靠海的有五个,拥有较大平原耕地的有十二个,剩下几乎都是六分山三分水一分地。各地的气候和物产也相差很大,人口分布就更不用说了,三分之二的人都在那十七个县里,剩下的人才零零碎碎的分布在各个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