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宠后日记在线阅读 - 第62章

第62章

    为了不扫二妹的面子,宝珠自然也是告辞了。

    明珠对于两位姐姐的告辞,就是挽留了一回。当然,最后推辞不过,两位姐姐一定要一起离开了。明珠就是非得让两个姐姐挑了牡丹,算是她的一点心意,请两位同赏花卉。

    宝珠拗不过明珠的好意,便是去挑了一盆嫩黄色的牡丹。

    倒是二姑娘萧珍珠,直接选了一盆雪白色的牡丹。

    这二位选好了,自然是丫鬟捧着盆栽,随着主子一起离开了。

    明珠瞧着两位姐姐离开后,摇头笑了笑,也就是放了这一事。这时候,她也准备自个儿选了牡丹花,好好修剪修剪。

    出了明珠住的院子,二姑娘萧珍珠对长姐问道:“大姐姐,有必要对明珠那般客气吗?”

    “跟低到尘埃里似的,整个似乎没了骄傲和骨气……”

    二姑娘萧珍珠话,让宝珠听罢,摇摇叹一声,回道:“二妹妹,都是一家人。咱们三姐妹的感情若真好了,将来三妹妹总归会帮衬着咱们一些的。”

    “这感情好不好,也是咱们要自己摆得对位置。”

    “不然的话,哪怕是亲人,再多的血浓于水,也总会把感情消磨掉的。”

    宝珠说了这话后,见着二妹珍珠似乎想反驳的样子。唯有一声苦笑,随后,她摆摆手,道:“二妹妹,我了解你的性子,你啊,想必是过于羡慕了三妹妹如今的大福气吧……”

    二姑娘萧珍珠听得嫡亲的姐姐说了这般重话,一时间,眼框子红了起来。

    “大姐姐,姐夫是争气的,就是当初……”二姑娘萧珍珠说到这儿,停顿了一下后,才道:“总归,这些年,还是给姐姐挣得一份郡王妃的富贵荣华。”

    “姐姐是王府的主母,事事自己作主。”

    萧珍珠这会子,眼泪都是落了下来,她声音有些抽咽,道:“大姐姐,你是幸福的,姐夫能干,又是膝下有子,这满王府上下,哪个敢不服你的意思。”

    “我呢,嫁到成国公府这些年,一直没生下个继承人。世子……”

    “世子不说什么,可我那婆母却是起了心思,要给世子纳了良妾入府……”

    萧珍珠这话出口,大姑娘宝珠是听得眉头皱起,她问道:“这些事情,你可与母亲讲过了?”

    “没曾说……”二姑娘萧珍珠回道。

    “过两日,我下了百花赏的贴子,邀请你那婆母到府上做客。”大姑娘宝珠继续说道:“当日,客人必然多。我却是顺利成章的与你婆母好好谈一谈。”

    “世子若是留几个通房,亦是无妨。可良妾却是万万不能让其纳进府来的……”

    “傻妹妹,你自己得心头有数。”

    “通房没名没份,将来不管如何,你若准备收拾了,反掌之间的事情。可在衙门里都有个名儿的良妾,想打发掉,就不容易了。”

    “一个不小心间,还得坏了你的名声。”

    大姑娘宝珠的话,简直是说尽了二姑娘萧珍珠的心坎儿上。

    萧珍珠道:“有大姐姐帮衬,我这会儿,也是心头舒服些了。”

    “咱们亲姐妹,我是帮亲不帮理。”大姑娘宝珠笑了,执起二妹妹的手,这般说道。

    第35章

    统历十七年, 同时,亦是保宁元年。

    八月初八日,天气晴朗, 万里无云。

    这一日,整个北京城处处显示着一种喧嚣,人人俱是穿着了最好的衣裳。原由嘛,自然是庆贺了帝后的大婚。

    帝后大婚,普天同庆。

    北京城的百姓,自然是跟着得了好处的。毕竟, 保宁帝耶律贤挺大方, 大手一挥, 只要是北京城的在籍居民, 人人发了两百文的喜钱。

    白得便宜, 哪会不让人欢喜呢。

    天子有冕服,皇后有凤袍。

    明珠在成婚这一日, 就正式的穿着了皇后的凤袍。

    从里衣,到中衣,再到外袍,层层叠叠。

    银狐的毛滚边,正红色的皇家贡品锦缎,那长长的裙摆,在束腰的宽玉带下,衬得明珠整个人是体型修长, 气质端庄。

    凤袍, 这袍服之上, 自然是处处锦绣,那展翅的凤凰是用纯金的绞丝线, 由绣娘们一点点绣出来的。

    当明珠立于能映照了全身的梳妆镜前时,她平伸着双手,任由嬷嬷们为她整理了身上的凤袍。然后,是在梳好的发髻上,带上了旒珠凤冠。

    帝后成婚,皇后在这日从娘家,嫁进了皇家。

    当然,是有一些特权。比如说,这凤撵会走上了天子御道,然后,从皇宫的东正门中,一直抬进了帝王与王公大臣们上朝的德政殿。

    在德政殿中,帝后一起接受了百官的贺拜。

    帝后一体,天子与皇后并肩而立,这也是属于皇后的荣耀,母仪天下嘛。

    当钦天监的掌监官,来宣布吉时到时。

    明珠穿着身上厚重的大礼服,由宫人搀扶着,一步一步走到了院外。然后,在“千岁”等等的欢呼与跪礼中,走上了凤撵。

    凤撵,三十六个轿夫抬着。

    当然,这等华丽的轿子,也就是成婚的这一日,才会这般奢华。

    出了魏国公府的正门,凤撵在侍卫军和大队宫人们的护持之下,从御道进了东正门。

    华卿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