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 第2551章

第2551章

    小殓就是“衣殓”,要给亡者穿寿衣。

    在衣殓前,还要净面、梳头、剪指甲,将亡者收拾得利利索索才穿寿衣。

    十六阿哥没有打发人去买红白铺子里现成的寿衣,而是吩咐人回寅宾馆去取了他没上身的一身新衣服。

    曹颙料理过丧事,亲自为庄先生与曹寅衣殓过,晓得寿衣不分四季,里面都要穿棉袄、棉裤。

    十六阿哥衣服再多,也都是夏天的衣服。

    趁着初瑜打发人回上房去梳头匣子时,曹颙道:“记得去年我新添的两套棉衣,都没有上身,使人翻出一套,这边使。周全些,十六爷心里也能好受些……”

    过了半个时辰,该准备的东西都预备齐当。

    在这间小屋子,举行了一场看似寒酸、又堪称盛大的小殓礼。

    进行小殓的,只有四人。

    却包括一个亲王、一个皇子、一个郡主、一个天下首督。

    十六阿哥坐在炕上,为九阿哥剃头刮胡子,初瑜站在一边剪指甲与梳头,曹颙将“寿衣”翻过来套在一起,随后弘历接过,给九阿哥穿上。

    收拾完这些后,九阿哥总算是没了先前肮脏邋遢的模样,露出点富贵气来。

    初瑜从荷包里摸出一个已经穿孔的珍珠,用红线穿了,将珠子塞进九阿哥口中,而后将红线绑在九阿哥衣襟前。

    礼成。

    十六阿哥从炕上下的时,身子一趔趄,已是站不稳。

    他扶墙走了两步,而后对曹颙道:“使人张罗些冰过来来……等吧……”

    话音未落,他人已经软软的,顺着墙边滑下去。再看他脸色青白,双眼洼陷,看来是这几日照看九阿哥,将自己累着了。

    曹颙忙一把搀着,道:“十六爷,你当好好歇歇……”

    十六阿哥点点头,被人扶着,回寅宾馆去了……

    端午节的安排,最终不了了之。曹颙与初瑜的借口,只说是十六阿哥不舒坦,才取消了这般热闹。

    李氏到是没有多想,本来这般安排,大半都是为十六阿哥高兴。既是十六阿哥现下身体不好,没那个心情听曲儿看戏,取消之前的安排也是情理之中。

    端午节次日,皇上的第二道旨意,与姗姗来迟的两位太医一起到了清苑。

    皇上下旨,十六阿哥送九阿哥灵柩回京……

    圆明园,御田旁。

    雍正站在田边,看着御田里收割后留下的麦茬,半响不说话。

    十三阿哥站在一旁,静静的陪着,并不说话。

    又过了一盏茶的功夫,雍正转过头,道:“去恒亲王府传旨,命他全权料理允禟后事。”

    十三阿哥闻言,心中一松,忙躬身应了。

    他今日陛见,就是为了九阿哥后事如何安排而来。

    皇上先前旨意,只说让十六阿哥回京,并没有提及回京后的后续。

    十三阿哥不愿意看到九阿哥身后太凄凉,也不愿皇上做得太过,背负骂名……

    清苑,总督府。

    随着十六阿哥离开,弘历也坐不住,急匆匆带着人寻唐执玉,继续他的“差事”去。

    总督府这边,除了初瑜难过了几日,其他人都不晓得此事,大家日子依旧在继续。

    十六阿哥的匆忙离去,使得李氏有些难过,抱怨了好几遭:“早知十六爷这么早就回京,就应早作准备,也能给太妃娘娘捎带些东西回去。这么仓促,什么东西都没来得及预备。”

    曹颙劝道:“等到了八月十五,太妃娘娘就能出宫。到那个时候多送几车就是,还比往宫里送东西便宜。”

    李氏听了,这才不再提及。

    曹颙现下,有些盼着回京。

    原本还想着带着家人到外头来,都几分悠哉自在。其他人都好,孩子们结识了新同窗、新朋友,初瑜应付官场女眷,如鱼得水。

    只有李氏,能说得上话的人少,还不如在京里,亲朋故旧多,有同辈或是年岁多的亲眷往来应酬。

    若非如此,李氏也不会对密太妃念念不忘。

    不过,还好,端午节后没几日,曹颙便收到曹颂的信。

    今年是选秀之年,四姐在秀女名册上,要进京阅选。

    兆佳氏不放心女儿,要同女儿一道回京。

    因选秀之期还有数月,所以兆佳氏决定回京前,带女儿先到清苑小住。

    母子二人,端午节后启程,算算日子,约摸十五前后到沧州下船改陆路。

    李氏听了,果然欢喜。

    沧州离清苑的距离,同清苑到京城的距离差不多。

    曹颙接到信次日,便使张义带了几个人前往沧州接人。

    过了五月十五,李氏便开始念叨兆佳氏母女到何处,几日能到。

    这一等,就等到五月二十一,兆佳氏与四姐才随着张义,到抵清苑……

    第1180章 娇客

    两年没见,老妯娌两个,都有无数的话要说。

    “瞧着你现下的精神,比在京里足许多,脸色也白皙不少。倒像是年轻了几岁,可见江南的水土这是养人。”李氏看着满面红光的兆佳氏,笑眯眯的说道。

    兆佳氏美滋滋的点头道:“确实好,早年在江宁时,只盼着京里。回京待了十来年,再回江宁,才体会到江南的好。要不是四姐阅选之事,我还真舍不得回来。”

    比起兆佳氏,李氏更是在江南出生,在江南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