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问鼎十国在线阅读 - 第813章

第813章

    可将编纂类似《永乐大典》一样,能够流传千年的巨著一并说出来,意义就不同了。

    赤裸裸的,让人无法拒绝的利诱。

    第十九章 见好就收

    读书人最大的追求,莫过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这表面上立德第一,立功第二,立言第三。但读书人哪个不是猴精?

    立德有赖于见仁见智,众口难调。

    立功则需混迹官场这是非之地,牵扯各方关系利益,哪怕强如狄阁老这样的牛人都曾多次大起大落,功与过,不好评说。

    唯独立言,文字书籍,可以流芳百世,为后人敬仰。

    故而读书人以立言为第一要务,以求不朽。

    这若能负责主编一本包罗万象,综合华夏上千年的典籍类书,那将是士林一大盛举。

    莫说主编,就算是参与其中,也是光宗耀祖的美事,在墓志铭上值得大书特书。

    至于重编经史,在此盛况之下,又算得了什么?

    罗幼度瞄了一眼,已经有些红眼的诸多文官,心头安乐,目的已经达到。

    也许这阶段的大臣们恐惧五代十国武臣的危害,想要提高士大夫的地位,避免重蹈覆辙。

    但毫无疑问,士大夫的权力一旦盖过武臣,情况就会变质。

    又有多少人在获得权利之后,能够不忘初心?

    不说别的,罗幼度自己都做不到。

    为了让他们安分一点,给他们找点事情做,一群人免得胡思乱想。

    本来罗幼度本来也有编撰一本类似于《永乐大典》的类书打算,此刻提出不过顺水推舟。

    当然,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什么彰显国威,造福万代,也不是冲着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去的,是为了收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工艺、农艺,这些偏门杂学书籍。

    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若不是遇到灾难性的文字狱,一般不会失传。

    这天下就不缺有钱的文人,经史子集这累书是他们首先收藏的经典。

    除非天下文人都死绝了,不然经史子集难以失传。

    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工艺、农艺这些冷门,却凝结古人智慧心得,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杂类书籍,反而最容易失传。

    在大多读书人眼中这些杂类书籍,甚至可以归类为奇技淫巧。

    罗幼度却是明白相比经史子集,这些容易失传的技术,才是真正能够带动生产力,带动社会进步的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将杂类书籍做个总和,安排专业人员整理研究,取其精髓,去之糟粕,学习发展,从而一步步提高对天文地理的认知,医道的发展,工艺的提升,农业的进步。

    罗幼度要让后世人知道华夏文化可不只是儒学,更不仅是经史子集。

    满堂文臣大儒都想着参与其中,却不清楚,罗幼度心中真正盘算的是什么。

    他也不说明白,只是说道:“这部类书,暂且定名为《雍靖大典》,只是我华夏文化,博大精深,有许多先贤巨著或为孤本,或是遗憾失传。准备工作,须安排到位。朕决定昭告天下,各地藏书家愿意将家中孤本进献,朕有大赏。朕也不夺人所好,只是借来拓写,过后必然物归原主。有功之人,朕会与《雍靖大典》末尾署名感谢,以表其功绩。”

    他是吊足了文官的胃口,然后直接跳过了这个话题,不谈了。

    今日罗幼度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他不会给武将特权,但是文官也别想受到特殊。

    至于宋白,到了这一步,已经没有多少人真正注意他这个小角色了。

    本来张昭与一众士大夫为宋白求情就不是冲着他这个人,而是冲着他所代表的意义价值。

    罗幼度已经将士大夫定义为不分文武的功勋,宋白的功劳,还不足以享受朝廷为他张目扺掌。

    罗幼度的性格,庙堂上的官员大多都清楚。

    自己的君上开场发难,就是不想将这事闹下去。

    现在的结局结果是最好的,也不再有人多说什么。

    罗幼度也是到此为止,没有继续让文臣们难堪。

    毕竟这治理天下还得靠他们。

    再好的决策,没有官吏配合施展下去,一切都是白搭。

    就如明朝一样,不是没有皇帝想要中兴,只是他们一个政策下去,太监捞,各级文官一级一级地捞,捞到最后,穷了皇上,苦了百姓。

    罗幼度并不想跟麾下的文臣闹得太僵。

    政治场除了相互妥协,就是见好就收。

    一味地赶尽杀绝,只会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

    罗幼度心底也清楚,这文臣集团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会找任何的机会冒头,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拿着榔头,谁冒头敲谁,将风气压下去。

    当然武臣也是一样。

    皇帝的工作不就是这个?

    少了大臣的干涉请求,宋白的案子很快就结案了。

    宋白对于自己的罪名供认不讳,也将贿赂他的人一一招供。

    已经知晓的除了陈文显、陈文顗两兄弟以外,还有他同乡的孟庆,以及洛阳林智南,太原谈风玉、大名府宋安,宋仁。

    涉及的人员,比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林智南是宋白同一届的考生,同进士出身。得知宋白深得刘载器重,存心巴结。

    谈风玉、宋安,宋仁都是一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