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祝姑娘今天掉坑了没在线阅读 - 第96节

第96节

    ………………

    祝缨抱着从长史那里拿来的供词,打算连夜看完。第二天一早还给长史的时候再央他通融看一眼嫌犯,之后再去大理寺干她那份正经的差使。反正她不用上朝站班,可以略晚一点到大理寺。

    进了客居的小院,郑熹也才刚回来,身上有淡淡的酒气。郑熹瞥了她一眼,道:“回来了?”又往她手里看了一眼。

    “嗯!向长史讨了供词来。”祝缨亮一亮手里的东西。

    郑熹问道:“怎么样?”

    祝缨只说:“晚上不回去,怕家里担心。”

    “你家里早叫人去说了,还用你担心这个?再耍滑头试试!说,今天这事儿你怎么看的?”

    “供词还没看完呢,说不好,得看了再说。就算看完了,万一我有些不好的话,您不能恼,更不许给我小鞋穿!”

    郑熹弹弹她的脑门儿:“啰嗦!滚过来看供词!”

    供词?他还没看过呢,必得也看上一看。

    于是两人就在郑熹那里,一份一份地看着供词,一共有二十来人的,没人认罪,都说自己规规矩矩当差没有丝毫逾越也没发哪里有不妥,既然没有认罪自然也就没有犯罪事实可以招供,供词都不太厚,通篇总结下来就是我不是我没有我冤枉,只敢偷懒,不敢偷窃。这些废话供词到丑时初刻就看完了。

    郑熹道:“都看完了?还有什么要问的、要弄的都趁现在,王府不是客栈,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祝缨道:“能问的、能看的估摸着都看得差不多了,就剩明天长史带我瞅一眼嫌犯。我倒想把王府都看了,王府家下人等挨个儿也打量一遍问一遍话,恐怕是不能够的吧?”

    “知道就好。”

    祝缨两手一摊:“那就是了,既然不能,就只有咱们自己多下点苦力了。有些棘手啊,就算把王京兆放到这里来,他也得挠头。”

    郑熹笑骂:“牙尖嘴利,滚去睡吧。还能睡两个时辰。明天早上爬不起来你就知道厉害了!”真就只有两个时辰,因为王府的主人也是要早朝的,郑熹也是,王府虽然离皇宫近,但是早朝也早啊!舅甥俩总得天不亮就起床、梳洗,穿戴整齐了、摆开他们的排场再从容往皇宫里赶,踩着第一缕阳光踏进宫门。

    祝缨不敢迟疑,闪身进了房间。里面被褥等都安排好了,沾了郑熹的光,连内衣袜子都给她备了套新的,洗沐的热水也准备好了。灯也点上了,还有两个丫环伺候着要给祝缨宽衣。

    丫环都在十四五岁,分拨到老太妃疼爱的外孙的客院里来的,无不品貌端正、聪明伶俐。两人一伸手,祝缨往后一缩,拱手说:“别了,没两个时辰好睡,我自己来还快着些。姐姐们也不要与我客气推让了,我如今多睡片刻最重要,明天还有好些事要办呢,现在实在不宜拖拉。姐姐们见谅。”

    两个丫环对望一眼,还要说什么,祝缨已经自己摘了帽子放好,开始卷袖子了。两个丫环本也不为了讨好她,福一福,出去把门带上了。

    第67章 进展

    王府的被子又松又轻,被熏是很香,是股未曾闻过的好闻气味儿。屋子里的香炉依旧往外冒出缕缕青烟,不断地散发着另一种香味。这是祝缨此前从未感受过的。

    再打量一下这屋子里,虽然只是客房的厢房,该有的都有、且都比她之前用过的好了不知多少。已经很晚了,祝缨把这间屋子寻摸了一遍,又检查了一下门窗、房顶,就把衣服放在床边,将一只烛台掌到床头最后扫视一回屋子,吹灯睡了。

    她生来粗糙,稻草堆上也能睡,绣床上也能眠,案子没有查明白,她居然倒头就睡直入黑甜乡。

    直到迷糊间听到外面有响动,祝缨睁开眼来,眼前一片昏暗——天还没亮。她反应了一下,才揉着眼睛爬起来,点着了灯,匆忙穿了衣服,把门拉开。

    “吱呀”一声并没有惊动多少人,大部分的仆人都往郑熹跟前伺候去了。跟着郑熹来的郑府的仆人与祝缨也相熟,他们也要先服侍了郑熹才有功夫来提醒祝缨。好容易郑熹跟着腾出点空来,一个小厮匆匆往祝缨这里赶,却见祝缨已经穿好了衣服。

    来人笑道:“三郎起来了?哎,你这头发毛了,我给你把头梳好了再去见七郎吧。”

    祝缨摸摸头发,说:“我自己拢拢就成啦。”

    “那怎么成?被人看着了要笑话的。放心,我虽不是七郎的梳头丫环,手艺也还是可以的。”

    祝缨被他的热情弄得哭笑不得,心道:我正好可以试一试这些富贵门第生活是怎么样的。

    被来人梳好了头,还给她打了水之类,祝缨渐渐压下不自在,心道:原来豪门生活是这个意思!现在已是如此,郑大人、老太妃他们就更不用提了。被人伺候时,果然是不一样的。

    等收拾好了,郑熹那边全套的妆束也才将收拾妥当。祝缨两人赶紧去见他,郑熹道:“唔,起得倒早,不睏么?”

    “有点儿,我以前也熬过夜,这也不算累。您要是问案子,我还得再捋捋。”

    郑熹道:“一大早不说这些。”又让人给祝缨安排饭食,吃完了跟自己一同回宫。

    祝缨道:“我跟长史约好了呢,再瞅一眼嫌犯再走。您上早朝不能耽误,我一会儿看完了人就去。”

    郑熹微一皱眉:“也罢。”说完去舅舅那儿蹭个早饭去了,岂料老太妃惦记外孙,难得也起了个大早,将人叫到自己房里,看着他们吃饭。老太妃习惯晚起,今天起来之后精神不太好,也吃不进去东西,喝点参茶看着儿孙们吃饭。

    郑熹说了一句:“我带来那个孩子,安排他用饭之后见一见长史,他们有约定。办完了事,他自会回大理寺。”

    老太妃道:“人到了咱们家,还用你再操心?”府中有眼色的人闻言就去给祝缨安排妥了。

    祝缨这边不多会儿功夫收到了两食盒吃的,太妃那里命人送出来的比头一份儿要好很多。祝缨也不客气地又吃了一些,心道:可惜了,要不是在王府,我还能问一问可不可以把这几样没吃完的带回去给爹娘也尝尝。

    她既谨慎,就不把这份遗憾表露出来,吃完了,漱了口,看天还没大亮,就问:“郑大人出门了吗?”

    得知还没有,就请王府仆人引路,到门口送一送郑熹。郑熹见她出来了,笑骂一句:“不是说要见长史的吗?又冒冒失失地过来做什么?”

    高阳郡王看也没再看祝缨一眼,就说:“是个懂事的孩子。景文,你们既然有约,你便看顾一下这个孩子。”

    祝缨看看那个应声的“景文”,就是长史,猜了一下,就猜这是长史的字,她对长史拱一拱手。长史应了郡王的话之后,又对祝缨点了点头。

    同时,郑熹道:“也有叫人头疼的时候。”扶了舅舅上马,他自己也乘马而去。

    长史与祝缨一同目送他们离去,就对祝缨说:“睡得还好?可用过饭了?”

    祝缨道:“都很好。府里很舒服。”

    长史做了个“请”的手势,两人往府里走了一段,祝缨才从怀里掏出昨天长史给的供词,道:“多谢,已经看完了。”

    长史问道:“如何?”

    祝缨还是说:“现在还说不好。据您看,府中有何异样?”

    长史道:“要有异样,岂不早去追查了?”

    两人就说一点案情的闲话,祝缨看出来长史不肯多言也就不敢深问长史,只闲说:“这么大一笔财物,他们的胆子倒是很大的。”

    长史道:“可不是。”

    很快就到了关押嫌犯的地方,这里光线也暗,也是半个地牢样的,火把已经灭了。长史命人点起火把,拿帕子掩住鼻子往里走。祝缨闻着这牢房的味儿倒是适应得不错,牢房,她还是比较熟悉的。

    嫌犯们都吃了些苦头,见人来了,睡眼惺忪的,哼唧着说自己冤枉之类。长史问祝缨:“你不问问?”

    祝缨道:“我可别在这儿露怯。审问的人一露怯是壮贼的胆,以后您再审问他,他因着这一股胆气愈发要顽抗了。我看两眼就成。”

    她在这王府的地牢里转了一圈儿,地牢看守也还算严密,里面的人年纪从中年到青年不等,看身上的衣服都还不错,有几个人穿的还是王府给发的衣服。再看他们的样子,比起乡间的农夫,称得上是细皮嫩肉,与真正细皮嫩肉如郑熹、陈萌,又是做过活计的样子。

    看完了,祝缨说:“好了,我看完了,打扰了。”

    长史道:“本是因为我们府里的事累你过来一趟,我送你出去。”

    祝缨还没出府,就被人截住了,来人说:“奉王妃的命,来请问评事。”

    长史道:“是王妃还是太妃?还是殿下出门前有吩咐?”

    来人是个伶俐的小宦官,道:“王妃为了回太妃的话,先问上一问。”

    祝缨一则估算着去大理寺应卯的时间,二则也觉得这小宦官说话味儿不对,便说:“要说案子,现在问,且还没有头绪。一有眉目,我自会上报。”

    长史道:“既然如此,就你便先去宫中应卯。你一外男,不便入见王妃,叫他们代传就是了。”

    祝缨对长史笑笑,又对小宦官拱拱手:“告辞。”

    …………——

    祝缨赶到宫门的时候,正是与她职事相仿的一些小官儿进宫的时候,熟悉的人彼此问着好。大理寺也有两三个同僚与她差不多时候到了宫门口,都在验身份。

    左评事笑道:“今天没见你带肉饼了。”

    祝缨道:“早起多吃了一些,觉得不太饿就没带了。”

    苏匡从后面也走了过来,吸吸鼻子,说:“好香!小祝你这是蒙哪家小娘子款待了?”

    左评事微皱眉,道:“宫门口不要说这样轻狂的话,叫御史听到了,倒说我们大理寺的人不正经,净说些浮浪的戏言。”

    小娘子就没有,老太妃倒有一个。

    祝缨也闻了闻袖口,道:“是有香味儿么?我没见过什么小娘子呀。”

    左评事道:“京城能人异物多得是,好东西也很多,胡商那里有异香,你碰一下熏的手绢儿,手还能香三天呢。你们两个到底年轻,不要少见多怪,叫人家笑话咱们大理寺。御史说一句,就要郑大人他们解释,郑大人他们回到大理寺,咱们大伙儿一块儿挨训!”

    祝缨道:“哦。那老左你见过很多奇珍趣闻了?讲讲呗。”

    左评事道:“没心没肺的小东西。还不快去应卯!”

    三人回到了大理寺,签了名,祝缨就缠着左评事:“趁着他们还没下朝回来,讲讲呗!”

    左评事却又不讲了:“闹什么?你不去胡大人那里了么?”

    祝缨对苏匡吐吐舌头,抱着自己的文具跑了。左评事又真真假假地对苏匡道:“小苏你呀,逗他干什么?听说,就这一二年,你一个主簿跑不了?什么时候有好事儿?可不能忘了我们呀。”

    苏匡又矜持又微有得意,说:“还不定呢。眼下最大的是龚劼的案子,我并没有参与多少,恐怕是有些难的。”

    左评事道:“那可说不好,几位大人新来,总要有些自己称手的人不是?”

    两人闲扯两句,左评事就说:“哎哟,总是你这样年轻人的前途好,我们老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罢了,我撞钟去了。”

    苏匡心知左评事对自己也不是真心,但是左评事的话听着顺耳,他也就笑着应付几句。左评事一忙,苏匡也自忙去了,只是这一早上他的心就有些不定,总想着:我为郑大人也算出了不少力了,照说我也该升个主簿了,看郑大人的意思对我也没有不满。快到冬天了,再晚,这主簿的告身也该下来了吧……升迁自然是越早越好的。否则,年纪一大,难道要像左、王那样在从八品里混一辈子?

    又想做了主簿就是从七品了,得置办些新行头。

    他想了很多,又想到了祝缨,这小子运气太好了!自己在大理寺熬了整五个年头了,眼前晋升有望,大理寺出事了,他被打回了原形。亏得自己机敏,果断投到了郑大人门下,抓住了复核、清查的机会,才有这一次的晋升。祝缨呢?没用磋砣岁月,进来就遇到了郑大人,丁点儿不用被之前大理寺渎职案困扰。

    他正想着心事,郑熹等人下朝回来了,三人碰头略说了说今天的安排,便各忙各的了。苏匡尖着耳朵关注着郑熹的举动,思忖要寻一事去找郑熹,好制造机会与郑熹再套套近乎。他这边合适的理由还没想好,郑熹那里已经叫他过去了。

    苏匡忙正了衣冠过去,得到了一个好消息:“你回来也有些时日了,该接着干事了。”

    “是!但凭大人吩咐。”

    郑熹轻描淡写地扔下一句:“龚劼的案子还没了,你年轻力壮,先帮着理一理案卷吧。”

    苏匡喜悦的心情没能完全压住,漏出了一丝兴奋:“谨遵命!”

    郑熹道:“去吧。”

    苏匡脚步轻快了三分,一面想着龚劼案是个好机会,有这个案子,主簿稳了,司直也不是不能想的,一面想是明年就琢磨着说亲呢,还是借着郑大人这做一番事业的东风,搏个三、五年,升个司直或者大理寺丞后再求娶个淑女?

    才跨出门槛,就听郑熹吩咐房中小吏:“把祝缨叫过来。”

    苏匡的心从天上落到了地上,稳住了。

    …………

    祝缨到郑熹跟前的时候,苏匡已经走远了。

    祝缨给郑熹行了礼,郑熹往椅背上一靠:“你倒还有精神!猴儿托生的吗?”

    祝缨道:“恐怕不是。猴儿那么精,怕不想托生成我。”

    郑熹被她逗笑了:“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