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科幻小说 - 叶瑜然甘逸仙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在线阅读 - 第1308章 母子共商发展大计

第1308章 母子共商发展大计

    在朱三还在处理土匪的事情时,叶瑜然已经带着人,着手推广红薯了。

    她算了算时间,知道春薯、夏薯都赶不上了,但还可以赶一趟秋薯。她也不需要他们把种着粮食的田地腾出来,只要各家各户分一点,种在荒地里,让他们试试效果。

    待他们知道了红薯超强的生存能力和收获,第二天春天就会自发地种植红薯了。

    所幸朱三来的时候,就带了红薯,让徐玉瑾买了庄子育苗,叶瑜然正好有现成的红薯藤可用。

    借着她教大家做吃食的便宜,她“哄”着一批人跟着她试种起了红薯。

    一家就分了那么一把,随便找个地方种下去就行,大家看着她免费“教”的吃食方法份上,也都乐颠颠地种了下去。

    眼看着天就凉了下来,今年很多事情都来不及做了,叶瑜然和朱三商量了一下,将今年能做的先做起来,来不及地就放在明年。

    她经常在底层混着,了解到不少民间疾苦,所以她建议朱三今年先抓三件事,一件是交通,也就是修路。

    他是县令,这种事情他一个人肯定干不完,借鉴安九镇戴县令的经验,把这些活全部“包”出去。

    “反正你现在是县令,你又不需要考虑赚钱的事,你只要保证衙门不亏,又有人把活给干了就行了。赚不赚钱,是我考虑的问题。”叶瑜然的意思十分明显,水泥的重到时候由她代表姚家出面就行了,他是县令,只需要站在县令的角度考虑就行了。

    按照她的想法,他在借鉴安九镇县令的做法以外,叶瑜然还提出了“专利费”的概念。

    并不是所有手里捏着方子的人,都擅长做生意,那么如何让他们把方子交出来呢?

    很简单,由朝廷出面收方子,任何人想要用这个方子的人得交一笔“专利费”给那个出方子的人。

    如此,即使那人的方子也不算白交了,除了能够得到朝廷的奖赏外,还能得到一笔“活钱”——只要有人用这个专利,他一辈子就有钱拿。

    “对于衙门来说,看似什么也没有赚到,但是那些交了专利费的人,肯定不是白交的,他们是为了赚更多的钱。到时候,你再出面收税就行了。”叶瑜然说道,“对种田的收税才能收多少啊,青远县就那么多地,你怎么收,那钱也不会变多,但变成商人就不一样了……”

    叶瑜然拿朱家给朱三算了一笔账,告诉朱三,若以1%为税,当朱家经商所得有所增加时,那么它需要交给朝廷的税也会增加。

    朱三瞪大了眼睛。

    可不是嘛,最初朱家就只有那点钱,交的税自然少,但随着朱家的生意越来越好,即使是1%的税,那收的税也水涨船高啊。

    叶瑜然继续说道:“而且,你还可以根据青远县的发展需求,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比如说你要重点发展某块经济,你可以降低税收,鼓励商人经营;但对于某些你觉得想要控制的经济,你可以加重税收……商人都具有逐利性,只要你的税收比例控制得当,他们就会注意你治下的税收比例,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事关民生,也就是老百姓生活日常的,朱三可以考虑把税收降低一些,还利于老百姓,让治下老百姓过得舒心。

    其他的,像烟草、水泥之类的,可以考虑把税收提高点。

    “烟草我能明白,为什么水泥的税收也要提高?”朱三皱了眉头,露出不解。

    烟草填不饱肚子,烧了也就一把灰,据说抽多了对身体不好,税收高点正常,但是水泥……

    水泥不也是民生工程吗?

    叶瑜然露出一抹深意:“但要看水泥是用来干什么的了,若是用来修路、修桥,这种利国利民的事情,你可以验收合格之后,再返税给他们;但要是用来建房子,尤其是大量囤积房屋,你可视为是炒房团体,这种事情你不提高税收,打压他们,等他们把好地段都占了,把房子都修了,其他普通老百姓住哪儿?”

    朱三恍然大悟。

    可不是嘛,修路、修桥,那肯定是官家工程,利国利民的好事情,让商人赚点也就赚点;但要是换成了炒房子,那就不行了。

    一个人就住那么大一点,若天下的房子都跟地似的,都以地主给霸占了,老百姓住哪儿?

    叶瑜然提出了“刚需房”的概念,朱三深表认同。

    “若是刚需房,确实可以采取给修路、修桥一个概念,税收返点,但要是炒房,那就得提高税收,打压士绅土豪。对于有钱人来说,这点税收也不算什么。”既然连他娘都不在意对自家多收税了,朱三也只能跟着大方了。

    他是从穷苦人过来的,知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建造房屋的成本高了或低了,对他们的生活将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水泥的价格再低,也不可能低于他们用木材、夯土砖建的房子,所以这个时候,“水泥返利点”就变得格外重要了。

    除了修路,第二点,就是考虑老百姓过冬问题。

    叶瑜然听青远县老百姓讲过,他们这个地方非常冷,有时候下大雪的话,还有可能会冻死人。

    叶瑜然一听就皱了眉头,动了想教当地人修土炕的念头。

    正好,现在有了水泥,用水泥修土炕就显得容易多了。

    “不过想要修土炕,我们还得把砖烧起来,这样就不用担心火炕坍塌的问题……”叶瑜然说道,“土炕与灶连在一起,老百姓起来烧个火、做个饭,烧个柴也方便,柴火比木炭省钱多了。”

    朱三深以为然。

    就是他们家,也是家里好起来以后,才慢慢用起木炭的。

    木炭还特别讲究,还有有烟跟无烟之分。

    一开始,他们家还用不起无烟的,就只有朱七那间书房用,就是怕烟迷了眼,伤了他和大宝、二宝他们的眼睛。

    朱三算了算那成本,觉得普通老百姓确实用不起,不过柴火就方便多了,只要入冬前多辛苦几趟,总能凑起。

    “不过我们也要防止砍伐过度的问题,哪座山能砍,哪座山要休歇,也要做一个规划。”叶瑜然说道,“如果我们不想自己的后代子孙长大了,没有树可砍,最好每年开春的时候,你组织一个植树活动,带头种树。百年育人,十年育树。一棵树的长成至少需要好几年,人这一辈子,其实也种不了多少树,可他每年却能砍不少树。”

    朱三:“……”

    他娘想得真长远!

    但仔细想想,一人一天就能砍倒不少树,但要让他种树,却受限于季节、树苗等因素,能种植树木确实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