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才子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七百四十章 惨绝人寰无底线

第七百四十章 惨绝人寰无底线

    按大明律法,知情不举等同同犯,那么有能力制止凶手作案却毫无作为,这不是比同案犯还要严重吗?

    “你不要想太多,这种杀人魔王多着呢,江西李福禄杀人如麻,杀的人能堆成一座山,现在也没能抓到。韩子平跟他相比什么都不算。”练达宁劝慰道。

    这倒是的确,江湖上有许多杀人比韩子平更多的人,那些土匪山贼手上的血案更多,可是况且并没亲眼见过那些场面,他的脑子里挥之不去的就是韩子平犯下的血案。

    其实不用说李福禄,就是李福禄的结拜兄弟李家兄弟还有洛城双骄,都是杀人如麻的主儿,每个人手上的命案可能都比韩子平多,况且跟他们却还都有交情,李家兄弟更是救过左羚和萧妮儿的命。

    然而知道归知道,况且却不恨他们,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他们犯下了什么命案,欠下了哪些血债。这种事情眼见为实,没看到的就当不存在了。

    一路上车马成行,这次不仅仅按察使衙门和应天府出动,中山王府也出动了,魏国公带着小王爷在大批护卫的保护下走在最前面,他们是接到消息最早的,不是**县报上来的,而是中山王府安排在那里的暗探发现后马上传报的。

    南京刑部、大理寺知道消息后,也派出干员前去踏勘现场,都察院也不甘寂寞,派出一个都御史前往,名为监督官员们办案。

    明朝时,虽说朝廷内外以内阁为尊,六部以吏部为尊,都察院的权利还是最高管辖也最广泛,他们拥有最高监督权和执法权,可以监察百官,任何人都不例外。

    御史的监督权在文官体系里主要是以巡抚、巡按、经略等各种临时官职执行,另外就是每年的刷卷、贴黄、钱粮稽核、官员政绩考核各方面的监督,几乎所有的大事都必须有都察院派出的御史监督,以保证公正无私。

    都察院更重要的任务是在监督军队,御史监军是明朝一大特色,虽说有的皇帝宠信宦官,以宦官监军,却往往遭人诟病,而且受到文武大臣的集体反抗,御史监军却是贯彻明朝始终的制度。

    这一点在后世也备受争议,对此大加诟病者认为御史监军极大地妨碍了军队将领自由指挥军队的权利,将明朝没有产生岳飞这样的名将也归咎于此。

    其实文官指挥监督武官,这正是人类文明的一大特征,后世号称最民主、最自由,制度领先其他国家一百年的国家也是坚决实行文官领导武官制,决不允许武官跋扈,擅自行事。

    中国在这方面是有惨痛的教训的,唐朝的藩镇割据、五代的军阀征战,几乎毁掉了中华文明,用苏轼的话来说,就是“礼义扫地尽矣”。

    所以从宋朝开始,对武官的权限从各个方面严加控制,决不允许出现盲区,即便如此,南宋初年,高宗南渡,武将们动辄造反,有一次甚至攻入高宗临时住的衙署,把高宗吓坏了,留下了终身遗憾。高宗后来对武将们处处提防是必然的,并非完全是猜忌。

    岳武穆的风波亭惨案其实根源就始自于此,以当时岳飞枢密院副使、太子少保的地位,绝不是宰相秦桧想杀就能杀的,枢密院可是和宰相的中书省平级的最高机构,岳飞的职位和副宰相平级。

    所以一味地把明朝军队的失败归咎于御史监军是不客观的,监军御史可能犯有错误,但武将们犯下的错误更多。南明时的左良玉倒是没有御史掣肘,却成了十足的跋扈将军,威胁朝廷,动辄就要“兵谏”,最后他一死,他儿子就带着五十多万精兵投降了满清。耗尽江南民脂民膏养练成的最大的一支军队,就如装在盘子里的礼物送给了北方的征服者。

    在大雨中,车队迤逦而行,经过一个时辰才来到那个村子里。

    村民们都躲在屋子里不敢露面,不是怕这些官老爷们,而是怕极了那个凶手,他们现在都知道了,这两个案子都不是恶鬼索命,而是凶人作案。

    **县的知县带着三班衙役还有公差迎接这些大老爷们,知县大人现在都想投河自尽了。这也太倒霉了,凶手为何专门在他的辖区作案,旁边多的是府县,干嘛不去那里。

    凶手瘟神,你妹的,我上辈子跟你有仇吗?!

    **县知县在心里悲愤呐喊,他现在真恨不得凶手杀的是他,他感觉简直没脸活下去了。

    魏国公下车后,看到知县如丧考妣的神情,心情也是十分沉重。知县已经在大雨里站了一个时辰,早就成了落汤鸡,魏国公过去拍拍他肩膀,意示这事儿不能怪他,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嘛,有什么办法?这才让他感受到一丝人间温暖。

    “国公大人,这次的现场更惨,您老人家还是别去看了。”知县惶惶不安地劝道。

    “无妨,尸山血海的场面我也见过。”魏国公摆摆手,然后带着护卫走进惨案发生的人家。

    随后应天府知府、南京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的人都跟着进去了。

    况且一路上呆呆的,到了地头也没急着下车,练达宁见他心情沉重,就在车上陪着他,反正现场不会飞走,至于现场、物证等等是不是会被破坏,那时候还没有太明确的概念。

    不多时,里面的人一个个逃了出来,都跟撞见鬼似的,个个脸色紫青,一副白日里撞见鬼的表情。有几个人找到空地就开始哇哇呕吐起来,看样子不仅隔夜饭吐,就连胆汁都吐出来了。

    过了一会儿,有个人被抬了出来,正是都察院的一个都御史。

    “孙大人昏过去了。”有人惊嚷着。

    “怎么了?”练达宁急忙下车,问那个跟着担架的人。

    这人脸上惊恐万状,颤声道:“太惨了,简直就是地狱的重现。大人,您还是别进去了。”

    练达宁这才放心,他还真以为里面出了什么变故。

    这种现场,他已经亲眼见过两次,第一次的时候他吐了三天,七天里没有食欲,一个月都没吃好饭,而且那个案子还压在他心头将近二十年,成为他晚上噩梦的主题。

    “赶紧送去就医。”练达宁吩咐道。

    他对都御史大人没有一丝轻慢,官员们都是文人出身,学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何曾见过这等地狱惨像。

    “我来看看。”

    况且下了车,走到担架前,然后拿出金针在孙都御史的几个穴位上扎下去,不多时,这位孙都御史慢慢苏醒过来,眼睛一睁开,就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附近的捕快们看到后都露出怜悯之情,这些老爷们不大接地气,平日里不是饮酒赋诗,就是跟那些莺莺燕燕们卿卿我我,哪里见过这等惨烈的场面。

    捕快们各种现场都出过,更加血淋淋的场面也见过,但如此凄惨如此诡异如此压抑的场面也是人生头一回见到,若不是还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他们也不会比这位孙大人好到哪里去。

    “送孙大人回城里好好休息。”练达宁又吩咐了一声。

    担架继续走着,随后把孩子似的大哭不止的孙都御史抬上车,马车启动后赶紧返回南京城。

    “五个孩子,五个孩子啊。”里面又出来一个人,嘴里还疯疯癫癫地念叨着这句话。

    “什么?”况且猛地里感觉自己的心脏好像被人猛击一拳似的,他弯下腰,差一点一口气喘不过来。

    “五个孩子都死了,五个孩子啊。”这人是大理寺的一个主官,膝下儿孙成行,他受不了这种打击了。

    “练大人,你们一定要把凶手缉拿归案,然后将他千刀万剐。”这个主官来到练达宁跟前,作揖恳求道,脸上不知是泪水还是雨水,挂满双颊,神情却是异常肃然。

    “您放心,本官就是放下一切,也要这个凶手血债血还。”练达宁还没进到里面,心里已经震颤不已,这次的案子更加惨不忍睹。

    况且还是弯腰蹲在一辆车的旁边,文宾蹲下身子陪着他。两个衙役为他们打着雨伞。

    “不要紧吧?要不你一会儿就别进去了,我在外面陪着你。”文宾轻语道。

    “不,我得进去,你不要进去了。我的脚已经湿了,也不怕把全身都湿透,你的脚还是干净的,不要牵扯到这事里来了。”况且这才直起腰来说道。

    “我要进去,以后难免遇到这种事,不能总躲着,现在预先见识一下,这个学费必须要交的。”文宾脸色凝重道。

    他的意思是以后他做了官,肯定会遇到各种离奇的案子,晚见不如早见,躲是躲不了的。

    练达宁看况且走过来,问道:“怎么了,不要紧吧?”

    “没事,就是刚才胃里不知怎么了,翻江倒海似的,现在好些了。”况且苦笑道。

    “这种事谁遇到都会失常,你就算是定力非凡了,上次你没怎么样,但这种事是有后劲的,有时候会影响人一辈子。”练达宁对此深有体会,当初的那件案子一直跟了他将近二十年,始终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