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都市小说 - 惊!她能穿梭时空在线阅读 - 第四百十九章 收棉花

第四百十九章 收棉花

    现代时空里,林婉婉在解玉廷的餐厅遇到过一次陆守约,对方给了她一张请帖,邀请她参加他母亲在海城的生日宴会。

    关于这件事,林婉婉在微信上也收到过陆母的邀请,自然没有二话。

    之前收了陆母一个超级精致的镯子,林婉婉正想着还礼呢!

    礼物她都已经准备好了,相信也不会比陆母送她的差太多。就是那由珍稀的猫眼变石制成的吊坠,来自大唐宫廷匠师的手笔。

    现代的事暂且按下不表,林婉婉回大唐后就着手做起了棉花纺织一条龙的准备。

    第一步是把晒干的棉花登记入库,这一步也是除林家庄外的人最关心的一步。因为费用结算就在这一步了,之后把棉花加工成棉布或者棉花被等等成品再销售,那就跟种棉花的人无关了。

    第二步就是带领林家庄的族人处理棉花换钱。

    棉花在大唐,除了鄮县就只在西域和岭南、南诏等地有种植。

    市面上的棉花都是胡商从西域运过来的,其他的城市没有,只有世界中心长安的西市上有,但是数量也不多,还不如直接的高昌棉布多。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很简单,李世民目前还没打穿高昌,还没有带回高昌棉的种子,这一历史事件要到贞观十三年才发生。

    因为没有棉花实物,大唐的百姓自然也就不可能懂得如何处理、纺织棉花了。

    那些把棉花从西域千里迢迢带到大唐长安的胡商,以为能大赚一笔,但实际上算上路费最多就是个勉强保本。利润不高,商人自然就渐渐不愿意带了。

    原始的棉花,大唐的汉人根本不会处理。

    别说可以棉花被,弹棉花被也是要技术的,不是随便往被套里塞棉花就可以了。所以单纯的带棉花过来又有什么用?没有买方市场啊!

    但现在鄮县就不一样了,去年跨年那时,林婉婉就从现代弄了改良版的黄道婆纺织机一整套、轧棉的搅车一整套,对于棉花的去籽、纺线再织成布都有着巨大作用。

    当初黄道婆带着技术回到乌泥泾,几年时间,“教他姓妇,不少倦,未几,被更乌泾,名天下,仰食者千余家”,可谓功德无量,是华夏纺织业的织女星、先棉神。

    林婉婉如果也有黄道婆这样的高尚情操,免费教授鄮县所有的农妇,那她应该就能取代黄道婆,成为华夏的“织女星”。

    黄道婆功绩那么大,得到了名流千古的待遇,民间的声望极高,死后受万民敬仰,可是活着时,朝廷对她并没有什么表示啊!

    林婉婉不仅想要身后名,她还要生前利的。

    她是个俗人,不是圣人,首先想到的是跟自己休戚相关的同姓女。先把自己家族的贫给扶起来了,再去惠及天下吧!

    农村的百姓家里,可以说家家都有织布机。黄道婆当初带回来的纺织机不是纯粹的创造,而是改良,林婉婉拿到大唐的自然也是一样。

    这些纺织的、去籽的机器,族里的三叔公早就接到林婉婉的秘密单子,依葫芦画瓢做了很多架了,就为了棉花收上来后的后续工作做准备的。

    萧翀跟林婉婉定下的契约中,约定了三年后,林家庄就要将这些轧棉机、搅车、木弓、纺车、织布机等等陆续公开,并教授外姓女。

    也就是说这笔横财,林家庄能发三年。三年后,林婉婉将带领全鄮县妇女一起发财,使鄮县成为全大唐的棉花种植基地、棉布纺织中心。

    其实林婉婉和萧翀都明白,哪怕没有这个契约,这秘密也包不住太久的。

    与其让其他贵族占便宜,林婉婉还不如公开了,给自己刷一刷名望呢!

    也许以后自己也成华夏的“织女星”,名流千古了。

    再说了,棉花的纺织跟丝、麻、葛异曲同工,只要是织女,有原料的情况下,稍微多琢磨琢磨就能成功。

    李世民在贞观十三年后往大唐带回高昌棉,百余年间老百姓们就是这么自己慢慢琢磨明白的,区别只是有先进工具的人,效率高些。

    当然林婉婉若是一心阻止这项技术发展,也不是不可以,控制棉花种植的源头就行。

    历史上的大唐,哪怕后来引进了高昌棉,可真正用来纺织成布的棉花也不多,多是稍微种植一些,当观赏花的。

    会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思路没有被打开,各方面的技术也没有搞明白。

    林婉婉现在蝴蝶翅膀一扇,整个棉花相关产业必然被会推前很多年。

    为了弥补三年后公开对林婉婉造成的损失,萧翀会帮林家庄打开棉制品的上层销路,且不收取中间费用。

    萧翀甚至都没有在商事上插一手,林婉婉提议的棉花商会分明是利益极大之事,他却也没有动心,更没有让林婉婉把这部分利益分润给鄮县其他乡绅贵族的意思。

    有他在,再加上林婉婉自己乐安乡君的名头,林家庄在鄮县吃下棉花这条线的利润还是没问题的。

    萧翀唯一做的,就是拿了一部分棉花苗,赊给了鄮县辖境之内比较落后、贫穷,水利又不怎么发达的村庄。让他们改麻种棉花,由县衙作保,秋收后再由乐安乡君负责收购。

    当初为了推进这件事,县衙一干人等在萧翀手底下也是被折腾得欲仙欲死。

    穷山沟里的老百姓们还不领情、不理解,顽固不化,让他们改变跟要了老命一样。

    “公务员们”都抱怨萧翀没事瞎折腾,管这群田舍汉干什么,都说了皇权不下乡,何必呢!

    穷不穷的跟县衙又没关系,到秋收了,就按部就班收税便是,扶这群穷酸干什么啊!

    话虽如此,其实县衙里的“公务员们”私下抱怨归抱怨,但更多的是臣服。

    尤其是那些世代扎根鄮县的编外“合同工”,对这位兰陵萧家出身的县令更是尊重。

    因为他们都明白这次的县令是真心为鄮县做事的,并非只是为了官途。

    当然了,萧翀的抱负是他自己的事,林婉婉现在就想着带领林家庄及周围的村庄发家致富、脱贫奔小康。

    /100/100924/3161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