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铁血小千户在线阅读 - 0006 看热闹不嫌事大

0006 看热闹不嫌事大

    正巧,萧文明见酒桌边叠着一叠半新的纸,纸上的墨迹还没有干,似乎是今天记录下的所谓“好诗”,便取过这叠纸,翻了几张。

    果不其然,这些诗词写的那叫一个不堪入目,不但立意上尽是一些粉饰太平、风花雪月的陈词滥调,就连文才上也都是一些酸腐不堪的破句子。

    或许作者此时此刻还在颇为得意地自嗨,可就是这种玩意儿,送到别人手里,最大的作用应该就是擦屁股了。m.zwWX.ORg

    谁知写诗的人,见萧文明拿纸过来看,竟然还不满意起来了。

    只听那身材高大的塾师瞪着眼睛埋怨道:“萧文明,你看什么呢?我教了你三年,你连一本《三字经》都没背下来,这上面的字你能认全吗?”

    一听这话,席间的文人顿时哄笑成一团。

    临海县里,谁不知道临海屯的萧文明是个傻瓜。可今天被两位塾师这么一爆料,才知道他竟然傻成这样——一本《三字经》学了整整三年都没学完——那就不是愚钝了,简直就是弱智嘛!

    笨成这样,倒也十分少见了。

    在一团哄笑声中,萧文明已然打定了主意,看来今天不一鸣惊人,或许从今往后,不知得受这般迂腐无聊的文人多少气!

    于是萧文明冷笑一声:“哼!我文书双全,可能不认识字吗?那是你们两个才疏学浅、误人子弟,根本不配教我,我才懒得搭理你罢了!不就是写诗吗?我也会!”

    幸亏萧文明穿越到了一个异时代。

    也幸亏他在现实世界里,颇背了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于是萧文明变在自己脑海里并不多的诗词库里,选了一首合乎自己身份的诗,朗声吟诵道:“你们都听好了: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陆游的一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这一首诗虽然称不上古代历史上最极品的好诗,但无论是题材还是文采,都是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吊打席间这般庸俗的文人,是绰绰有余的。

    听萧文明吟罢,那两个塾师原本脸上带着嘲讽的表情,顿时变得异常怀疑和惊讶。

    他们是知道的:萧文明这个混小子,别说是让他当场作诗了,就是给他一首现成的诗,让他从头到尾照抄一遍,他都未必能做到。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笨小子,今天怎么开了窍,作出的这首诗的水平之高,只要不是被猪油蒙了心,都不得不承认其胸怀广阔、立意高远、文辞高明……

    再反观自己,就是把肚子里那些货色全都挤干净了,都做不出这样的好诗……

    其他方才还在嘲笑萧文明的文人们,文采或许还不如那两个塾师,也都陷入了沉默。

    这一下,原本嘈杂不堪的酒楼,顿时恢复了平静。

    半晌,忽听有人高声赞道:“哎呀呀!果然好诗、果然好诗啊!实在是回味无穷、回味无穷!学生穷极一生,要是能够写出这样的一首诗,也就不枉此生了啊!”

    萧文明扭头看去,却见说话之人,乃是一个二三十岁样子的书生,正坐在主桌之上,隔着徐世约同县令汤光耀相邻而坐。

    此人衣着虽不华丽,却打扮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满是深意的微笑,光一眼看去,无论的举止和神态,都要比那些只知道以貌取人的文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并且此人还是承认萧文明这首诗的文采的,是向着萧文明说话的。

    然而这首诗其实也是萧文明抄起来的,今天实在是没有办法,才会当众吟诵出来,也没有什么好光荣的。

    于是萧文明便跟此人拱了拱手说道:“这位先生过奖了。其实这么多年,我也就攒了这么一首好诗而已……”

    “嗳~此言差矣。人这一辈子读书习文、皓首穷经,除了能够博取功名、报效国家之外,也无非就是想能有一字半句留传后世。这位萧大人虽然是偶有所得,但是能有这样的一首佳句,要是在下也是心满意足的了。来、来、来,请到这边来,在下还想讨教几句呢!”

    说着,此人脸上忽然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萧文明闻言,心中一怔:好家伙!别看这人衣冠楚楚、文质彬彬的,竟然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家伙。

    不过这也正好,正好遂了他的心意。

    于是萧文明趁势上前,走到主桌边上,对为首一人拱手行礼道:“汤县令,在下此来可不是为了吟诗作对,而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向县令申报。”

    萧文明好歹也是临海屯千户的儿子,之前也见过汤光耀要几面,也就认识这位县令老爷。

    汤光耀自然也认识萧文明。

    在他的眼里,萧文明人是一个傻不愣登的笨孩子,虽然之前也曾夸赞过几句“憨厚质朴、可堪大用”之类的场面话,但也都是言不由衷。

    他心里想的却是:我寒窗苦读这么多年,才换来一个七品知县;可就因为朝廷的制度,可像萧文明这么个呆、傻、痴的笨瓜,一出生居然就有六品头衔等着他去继承……

    这世道太不公平了!

    不过好在朝廷的制度是以文制约武,因此汤光耀在萧文明面前也不必低三下四的,反而摆起长辈的架子来了:“贤侄,今日是本县士绅难得聚会。因萧老千户新丧,所以本县并没有邀请贤侄。既然如此,那贤侄就该在家里,替老千户守灵,何必到此胡闹?还引了这么多丘八汉子到进来,岂不有失斯文?”

    “斯文?斯文能值几个钱?斯文能当饭吃吗?”萧文明梗着脖子回答道。

    听了这话,汤光耀原想教训萧文明几句话的,然而他刚才听萧文明念了一篇好诗出来,光凭这首诗也不能说萧文明是个不懂斯文之人了。

    因此,汤光耀就只能无奈地听萧文明往下说道:“汤大人刚才说我手下的几个弟兄是丘八,可要不是这几个丘八,我今天还不肯过来扫大家的兴呢!”

    说着萧文明指着身后那一群面有饥色的临海屯的子弟,对众人说道:“诸位,这些便是我临海屯的兵丁。他们的父亲今年刚刚战死沙场,家里没了顶梁柱,没了主心骨,正不知哪里活呢!听说朝廷发了抚恤银子到县里,钱虽然不多,但也够他们过上一阵的。因此我才过来取钱的。汤大人,你是主管一县政务的,知道这年头银子比命值钱,何不赶紧把钱发下来,我跟他们也好有交代。”

    此言一出,汤光耀就更加不高兴了。

    没错,兵部、户部奉了皇上的旨意,的确刚刚把抚恤银发了下来,然而这笔银子汤光耀到手还没捂热呢,怎么萧文明这么快就过来讨钱来了?

    并且这几年朝廷又是赈灾、又是用兵,花钱的地方多,对好像临海这样的富裕县,每年的赋税更是加了一成,县里的财政已然是捉襟见肘的了。

    这笔抚恤银子到了汤光耀的手里,无论如何,他是要扣下一部分,留给自己花用的。

    然而这笔钱,应当是专款专用,明面上又是给阵亡将士的抚恤金,花这笔钱,实在是有些难以启齿。

    因此,当着本县这么多士绅的面,汤光耀也没法把话说再明白了,只能耍起一个“拖”字诀:“啊,这事儿我知道了。不过今日天色已晚,贤侄不如先回去,等明日再议,如何?”

    要是可以明日再议,今天我又何苦直闯你的聚会?

    于是萧文明针锋相对道:“恐怕不行。咱们屯日子过得苦,全屯上下都眼巴巴等着这笔钱呢!还有,外边催债催得也紧,都杀到我门前来了,要不赶紧拿了钱,恐怕我手里这几个弟兄就要哗变了!到时收拾不起来,汤达人你脸上不好看吧?”

    说罢,萧文明便将眼神从汤光耀的脸上,移动到了一旁的徐世约的脸上。

    这件事情徐世约是当事人,汤光耀也知道。

    事实上,就是徐世约因为在临海屯里吃了亏,当天便跑到汤光耀这里来诉苦来了。

    原本他只想同汤光耀说几句话,不料县衙里汤县令的几个朋友也在,便索性约起来吃上一顿饭。然而这些个酸腐文人平日里人五人六的,却是好长时间都没吃酒喝肉,人就这样越约越多、场面也就这样越搞越大了——一下子在鼎香楼里摆了五桌席面。

    虽然这鼎香楼原本就有着徐世约的股份,可一桌酒按成本也得有十两银子。五桌酒席一摆,五十两银子就这样没了。

    徐世约本就颇有几分心疼,却不料萧文明却又闯了过来,更在席间吟了一首好诗,大大地给自己长了脸。

    这下形势就变得更不堪了,万一这个姓萧的混小子,在这么多本县的士绅跟前说了什么狠话,那自己的名气也就臭了,这顿饭反到请出反作用来了。

    说起来徐世约在临海县里也是个说一不二的,要是今天之前,遇到这样扫他脸面的事情,他早就发飙把人轰走了。可就在今天,他却是结结实实地被临海屯这些少年兵丁给吓住了,现在他们又近乎是杀上门来了!笔讷的铁血小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