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文明六:1901在线阅读 - 第241章 西南动乱三年计划

第241章 西南动乱三年计划

    三年计划,全称是西南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三年规划纲要,是西南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

    三年计划的主要目标主要是对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

    三年计划的重点是重工业。在重工业的建设上,川省不仅是引进了一批法国,德国,乃至是英国的重工业器械和技术人员。而且还花费了大批的海外资金向法国,德国派出了公费留学生,留学期限有一年,有两年。

    当然了,三年计划的重工业建设是集中在钢铁,化学冶炼以及铁路建设,汽车工业,船舶建造等方面的。

    而其中除了基地的重工业工厂之外,川省的重工业的建设就要属德国人援助的十个大项目最为重要了。

    (后来随着两地关系的交好,援助项目又增加到了近一百个。)

    重工业建设是重点,也是关键,因此,在三年计划当中,建设重工业城市攀枝花是放在第一位的。但是由于国民的生活产品需要,几个商业城市的配套产业也是放在了次位建设的。

    比如自贡的盐业,泸州的船舶运输业,重庆的船舶租赁业,南充的蚕丝业,乃是时川南地区的建筑材料业等等。

    三年计划当中,除了经济是重点之外,教育建设也被放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川南实行的三阶段计划。也即是三年强制性小学学习计划,三年可选性学徒成长计划,以及多年大学教育计划,这些都是川省教育的福音。

    新教育政策是从川南的攀枝花开始的,但是在半年之中,这个教育政策就拓展到了整个川南。在半年之后,整个川中,川东都慢慢的拓展了这个教育政策。

    而随着这个教育政策的慢慢拓展,大量的资金也被投入到了教育补贴领域了。值得一提,这些资金的投入往往是几年,甚至是十几年内都看不到成效的。

    换句话说,这种投入其实是一种长远的投资。

    三年经济计划当中,除了以上的方面的建设之外,道路的建设也是被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的。

    截止四月底,川省和西省的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网已经被修建完毕了。

    而在川南,川中和川东地区的三级公路也是陆续的在12年的即将被修建完毕的。而除了公路之外,铁路网也慢慢的在修建的路途当中。

    秦石璜的大力投资使得宁攀铁路迅速的完工了。而铁路的存在使得川省的官商士绅第一次感受到了拥有一条铁路是怎样的一件美好的事情。

    因此,在宁攀铁路五月份正式运行之后,川省就立马上马了四条铁路的建设。而这四条小铁路是要和宁攀铁路连接起来成为川省的铁路交通网的。

    在交通部的最新的规划当中,这五条铁路将构成川省铁路网的最基本的骨架。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而这些铁路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一级铁路。

    和公路不同的是,铁路的分级一共只有两级。

    一级铁路就是市级之间的铁路,而二级铁路则是由一级公路的主干上延伸出去的枝干铁路,主要是某些小市和大县的。

    这四条铁路分别是成宁铁路(成都到宁攀),成棉铁路(成都到绵州),成重铁路(成都到重庆),以及重武铁路(重庆到武汉)。

    其实有人曾经对是否有必要建设四条铁路抱有疑惑。

    当然了,这里争议最大的的是第四条铁路重武铁路的建设。

    很显然,重庆到武汉已经有了一条长江航道了。那么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修建一条从成都到武汉的铁路,这是否有必要,是否值得呢?

    对于这条铁路的建设的争论,在最终的交通部的决策会议当中,秦石璜还是一马当先的把建设这条铁路的计划定了下来了。

    毕竟要知道一点,相比如航运,铁路尽管有着耗资大,配套设施繁琐,乃至是常年要巡护的缺点,但是铁路却是有一个最大的优点。

    铁路的速度快。

    而这个优点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意义,更重要的还是军事上的意义。

    简单地来说,为什么直到过完年之后,武昌包围战才正式的开始?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点——二十二师的后勤装备的不足。

    而后勤装备的不足,除了因为当时的西省战役的进行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后勤运输的龟速。

    航运带来的速度慢,航运带来的拥挤,中途转运的时间长,这些等等都使得一辆满载货物的轮船从攀枝花到武汉,少则需要一个月,长则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而如果拥有一条铁路的话,那么从后方的攀枝花运送武器到湖北,这就可以省出大量的时间了。

    此外,火车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火车是可以当做运兵车来用的。

    话说回来,三年计划是秦石璜第一次的做出的整体规划。而这个计划是秦石璜一手推行的,也是秦石璜大力支持的。

    显而易见的,这些计划之前不是没有人想做,而是因为这些计划耗费的时间和财力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更重要,这些计划大多数注重的都是长远的收益得。

    短的,就某些工厂建设,这也至少也得要个一两个月,长的,比如教育建设,没有个十年八年的,估计都看不出来有什么明显的改变的。

    “十年树人,百年育人。”可不是说说而已的。

    当然了,三年计划投入的资金肯定是一笔很大的投入。

    而薄弱的川省的财政肯定是负担不起的。因为负担不起,因此秦石璜早就鸡贼的把年报的财政收入这一项给抹去了。

    不过在后世,经过推算,经过收集数据,有经济历史学家大致的可以推算出1911-1912年的川省的财政收入。

    整个大清在1911年的财政收入大约是三亿两白银。

    川省占据了近百分之七,那也就是近二千万两白银。

    而因为战争,因为人口迁徙,因为贪腐等等的原因,川省的财政收入又要被砍掉近三分之一(世界平均战争影响财政数据)。

    综合来说,在1911年的川省也就不到一千万两白银的收入。而这一千万两白银还是在收缴完毕大清苛刻的收税之后才能够获得的。

    因此,不少的后世历史学家也对这个时期的川省的财政投入提出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川省的秦都督是哪里来的这么多的钱搞建设的?

    毕竟光是宁攀铁路的修建费用就近五百万白银。

    而这个问题也是被收录进了《近代二十大谜团》一书,而书中这篇文章的题目也是很有意思。名字——南洋宝藏。咸鱼游啊游的文明六: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