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都市小说 - 百工匠心在线阅读 - 第185章 通往牛逼的捷径

第185章 通往牛逼的捷径

    乾隆龙颜大悦,对于如意馆的工作业绩,十分满意,经常赏赐以示鼓励。

    乾隆二十二年,郎世宁七十寿,皇帝特别于当天请郎世宁赴圆明园见面,赐绢六匹,朝服一领、玛瑙项饰一环,并赐御笔颂词。

    从圆明园回京路上,郎世宁坐大轿,二十四人乐队开道,满汉官四人骑马相随,八名侍从捧御赐物品,直到宣武门南堂,沿路百姓观瞻,缙绅相贺,无上荣耀。

    这个洋鬼子一辈子都没有如此荣光!

    1769年圆明园西洋建筑最后一期工程完工。就在这一年,郎世宁去世,很多人说他是因圆明园工程累死的。1774年,建筑师蒋友仁在工作中累倒,脑溢血而死。

    这些西洋传教士真可谓: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乾隆虽然好大喜功,但也算有真才实学,呕心沥血创造出一个传奇般园林,至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可到咸丰慈溪手里,那如意馆就一落千丈,史料记载,即使皇宫中的用度最紧张的时候,慈禧也从不消减裁撤如意坊,就算挪用军饷,也要满额调拨如意馆的日常开销,知道为什么吗?

    国内屡次举办书画展,均有慈禧太后的作品展出,甚至有媒体称誉其画:艳惊世人。

    这个老娘们每天忙于干预朝政,但为在世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内在修养,正所谓鱼与熊掌皆要兼得,就想到代笔这一歪招。

    当年如意坊养着十八名画师做枪手,职责就是为她作画。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书法,这十八个人画画写字的功夫是面面俱到。只要是他们的作品得到慈禧的赏识,一律拿过来盖上自己的印章。

    女画家缪嘉惠,专门代慈禧写字画画,可谓第一代笔人。慈禧对缪嘉惠的才华十分欣赏,让其官拜三品,每年支俸白银两千八百两,且免其跪拜,经常伴随慈禧太后身边。

    康雍乾三代帝王统治下的如意馆,人才济济,藏龙卧虎,乃艺术之巅峰。

    到后代子孙,一代不如一代,直接变成代工贴牌的工厂?

    可悲!

    可叹!

    这也是为什么清代只有前一百五十年被收藏家认可,后面的一百五十年简直不忍直视。

    鲁善工激动的睡不着,打开电脑,查询四王四僧的拍卖纪录。首先是八大山人,竹石鸳鸯,2010西泠印社拍场,成交价1.187亿。

    仿倪云林山水,2009年8400万元;山青水碧鸟语花香,2008佳士得,3426万元;鹭石图,2008佳德3300万。

    石涛,杜甫诗意册,6900万元;2005年竹石图,2925万元;2011年为月翁作山水,3760万元。

    王时敏,仿各家山水册,2010年1.2亿元成交;王翚《唐人诗意图》,2011年佳德以1.26亿元。

    经徐邦达收藏并六次题跋的王原祁的远山图,以2420万元成交。王鉴的江干秋色,以1800万元落槌拔得全场头筹。

    清朝三百年,能得到后世追捧的艺术家不超过二十人,其中四王四僧则是佼佼者。无论市场还是业界,艺术魅力都能被广泛认可。

    更何况流出市场的只是一般货色,自己手里这批经过乾隆预览,石渠宝笈珍藏,圆明园遗留下的极品,真要是出现在市场……

    就好像一盆水倒进热油中,

    炸了!

    鲁善工深吸口气,满意的关掉电脑,自己手里暂时不缺钱,肯定不会上拍。更何况作品需要重新装裱,吸收名家经验,提升绘画水平才是王道。

    王时敏,少年时与董其昌、陈继儒往来密切,致力于摹古,临摹黄公望。王鉴,常与王时敏切磋画艺,风格相近。

    王翚,王鉴弟子,他的山水画集古人技法之大成,能工,能写,功力极为深厚,60岁被康熙召幸,主持绘制堪称巨制的《南巡图》。

    王原祁,在四王中年龄最小,却职位最高,获康熙赏识,成为御用画家之掌首,领导宫廷画派。

    他是王时敏的孙子,祖孙俩与王鉴王翚,加上吴历、恽寿平,被称为清六王。上次从败家子手里得到的万柳堂扇面,其中有不少六王真迹。

    自己的绘画从齐白石入手,吸收汤安仿古经验,后加上张大千临摹心得,六王扇面体会,一路水涨船高,直到现在手里的手卷册页。

    所以六王对于鲁善工来说难度不大,只要按部就班就能达到顶峰,这是清三百年正统画派,传承有序,如同一道天梯,把他送到元明艺术最核心的精髓之处。

    明董其昌!

    元黄公望!

    他们才是承前启后的两大巅峰,上追唐宋,下达明清,影响后世几百年的艺术审美,无数人追捧膜拜的偶像大师。

    鲁善工想起手里的董其昌的兰亭序,只要这次能完全吸收四王四僧之精髓,必然能开启金手指,仿佛从小学一直升到高中,最后临门一脚,终于能登堂入室,来到传统艺术的大学之道!

    意外之喜反而是石涛和八大山人,石涛号称苦瓜和尚,一生最爱苦瓜,作品磅礴大气、大起大合、气势非凡。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无一不精。

    山水特别喜欢黄山,花鸟钟爱荷花,画中几乎都有题诗,画中有诗意,诗情有画意,将诗歌、书法、画三者完美结合。

    晚年创立一画论,认为一画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是事物变化万千的本源,不易被世人发现,需要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三岁的时候被送入佛门,乃当时的无奈之举。本来应该青灯古佛、无欲无求、清静一生,他却静不下来,喜欢热闹。

    曾经多次试图和京城权贵结交,权贵们只把他当做一个会画画的和尚,不予理睬。所以满腔悲愤能只有在画中排解。

    四处游历,遍观奇山峻石,高山流水,清泉青山,寻找大自然景物的美妙,因此中年作品气势恢宏,浑然天成。

    最擅长轻描、淡抹、勾勒等技法,自成一派,灵活多变,意境高深,笔下景物自有一种灵性和生命。

    作品不受传统拘束,任意妄为、酣畅淋漓,连他都嘲笑自己:一动笔就收不住!雅玩居士的百工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