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都市小说 - 百工匠心在线阅读 - 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

第26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

    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只要手里有钱,他就买瓷器,想着哪天或许能把败掉的东西买回来。结果买回来的不是赝品,就是破烂。后来结识闵大钧先生,才第一次感受到陶瓷标本的魅力。

    每天开着辆破面的,从工地跟踪渣土车,一路到城南郊外的四合庄填埋场。最典型的打扮是头上顶个破草帽,足蹬破球鞋,用粗铁丝弯个二齿钉耙,肩膀上斜披着破编织袋。

    在四合庄填埋场开始自己的淘瓷生涯,换得瓷片以万计,撑起后来古瓷标本博物馆的半壁江山。

    有幸赶上可能是京城最后一次大兴土木,因而得以完成瓷片收藏的原始积累,足迹从四合庄转到平安大街、东方广场、圆明园的福海、故宫的筒子河再到二环路边的海运仓,这些地方当年不是盖楼工地就是清淤工程,无数瓷片出土,成为他的收藏。

    当年鲁善工没有什么感觉,可现在回想起来,见到的可都是人民币啊!

    如果能利用手艺重新拼起来,那岂不是……

    宋学明扫一眼鲁善工,好笑道:“想什么呢?别做梦了!他那些碎瓷都是出土货,七零八碎,基本凑不到一起。否则这么多年来早就飞黄腾达,还能等到今天?”

    鲁善工苦笑一声,也是,谁也不傻,还能等着你去拯救?不过还是打开箱子,里面藏着不少碎瓷片和老物件,开始上手。虽然不成器,但也是值得研究的对象,特别是官窑,无论胎质还是釉面都是巅峰之作,拿回去练习对于手艺提升更快。

    宋学明暗自点头,感叹鲁家后继有人,如此谦虚好学,以后绝非池中之物。最后干脆把箱子送给鲁善工,让他回去慢慢研究。

    打车把几个箱子带回家,整理过后居然发现十几片官窑,都是明清各朝各代精品,清洗干净,拿在手里研究,感受着不同质感的胎质和釉面,埋头苦练,直到深夜。

    两天闭门不出,终于把瓷片研究通透,对手艺产生新的感悟。现在手里有积蓄,不用急于一时,手艺就是如此,不可能像开门营业,整天客似云来,就算真的那样,自己也忙不过来。

    慢工才能出细活,如果为赚钱而赶工,那就是砸善工堂招牌,杀鸡取卵的事不能干!

    突然接到宋学明电话,让赶快去博古斋,有好事。收拾干净出门,见到老爷子,直接拉着上车,说去见老熟客。

    “赵四海?那个紫砂壶收藏大家?”

    宋学明看着鲁善工吃惊的表情,笑道:“嗯,老赵是博古斋几十年的熟客,没事就来捡漏淘宝,我们几十年老朋友。昨天他来找我喝茶聊天,正好见到碧波白莲,很是喜欢,说今天约你见面,有生意关照善工堂。”

    鲁善工恍然大悟,原来是新客户,赵四海可不一般,对于紫砂爱好者来说如雷贯耳,大神般存在。共收藏一千多件从仰韶文化的彩陶壶到春秋战国的灰陶壶,两汉、西晋和隋唐的青瓷、彩釉瓷壶,宋元的青白瓷壶及明清各种名家紫砂壶等。

    在他创办的四海壶具博物馆里,其中的镇馆之宝,大亨壶,原是邵大亨为宜兴潘家特制的传家之宝。此壶随主人颠沛流离却没有丝毫损伤,后来潘家要造房子缺钱,准备出售大亨壶。

    消息传出赵四海听到后,与太太金萍珍商量并赶到潘家看壶,千辛万苦,以三万元的价格买下大亨壶,这笔钱在上世纪80年代已是天价。

    紫砂泰斗顾景舟对大亨壶有很高评价,还多次赶到赵四海家里,学习观摩手艺。后来听说有土豪出价一亿收购,可对方不为所动,传为佳话。

    两人来到京郊一处庭园外,门口悬挂牌匾,四海斋。敲门进入,来到内堂,见到紫砂收藏大家,赵四海。

    “这位就是鲁师傅?”

    赵四海上下打量着鲁善工,几步上前,握住手,吃惊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没想到鲁师傅如此年轻手艺已经登峰造极,赵某佩服!”

    鲁善工客气几句,心中暗爽,感叹匠人还是要凭手艺说话。要是没有碧波白莲,对方岂能如此看重自己?

    “今天贵客临门,快请坐!”

    赵四海很高兴,请两人移步茶海,亲自布置茶席,招待贵客。宋学明闻了闻,打趣道:“好你个小气鬼,平时把好茶珍藏着,今天终于舍得拿出来?”

    赵四海瞪着宋学明,反驳道:“你才是小气鬼,摸着良心问问自己,平时从我这里白喝白拿多少好茶,你还有脸……”

    “哼,好汉不提当年勇,算了,今天有晚辈在,不跟你计较。快,开始吧!”

    赵四海对多年老友很无奈,鲁善工笑而不语,看着两个老爷子斗嘴打趣,可见他们关系深厚。

    看着茶海上各种精致道具,琳琅满目十几种,红泥小炉上煮着老铁壶,面前放着几把紫砂壶,每把宝光内蕴,器宇不凡。

    “茶道四艺,炭水火茶。炭为第一要素,老朽研究过各种炭,最后选中绵竹,其性绵柔,气味幽香,最适合调理火力。”

    赵四海小心翻着烧红的炭火,笑道:“绵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如果没看错,您这把铁壶应该是江户时期的金寿堂?”

    鲁善工早就看见铁壶,因为爷爷也喜欢喝茶,所以对茶道略知一二,轻声道:“金寿堂是京都铁壶重要堂号之一,与龙文堂、龟文壶堪称铁壶铭文的三大体系,其创办人雨宫宗兵卫更是与龙文堂安之介成为那个时代铁壶制作的一时瑜亮,其作品被奉于皇宫内作为贡品。”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看您这把铁壶的包浆和宝光,最少是江户年代,好壶才能出好水!”

    赵四海轻轻拍手,高兴道:“小友真是同道中人,这把壶跟随我超过三十年,算是小有所成,多少养出些灵性,勉强能登堂入室,款待贵客之用。”

    看着壶口不断冒出的水气,介绍道:“按古人经验,水要清、活、轻、甘、冽。清就是无色、透明;活就是流动的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活水比死水洁净;轻指比重,比重轻才是宜茶的软水;甘指水味淡甜;冽指水温冷、寒,冰水、雪水最佳。”

    宋学明旁边接话道:“别小看这壶水,来自深山泉水,千里迢迢运来京城,加上老赵独门秘方,采集早春露水,调和而成,别的地方可喝不到!”

    赵四海刚要说话,突然铁壶传来阵阵轻鸣,如清风拂过树叶,清脆悦耳。

    “壶底响片初鸣,应该是一沸,不过火候未到,再稍等片刻!”轻轻打开铁壶盖,展示道:“活火茶有九难,火为之四。烹茶要活火,看火焰没有意义,主要依据是看汤,即观察煮水全过程。”雅玩居士的百工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