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独断大明在线阅读 - 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

第1452章 人口太多了

    赵晗是前任的山西巡抚,现在又是阁臣,他带队自然极其合适。

    但突然爆发的疫情,还是让京城很紧张,因为这里很是靠近京城,要是蔓延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每逢大事必有谣言,这一次京城内外的谣言是‘大雪在天,阴鼠在地,小人居中’,好事者将这句话概括为一个‘庭’字,也就是说,孙传庭是那个小人,他招来的鼠疫。

    对于这种驱之不尽,杀之不绝的谣言,内阁还是用了最严厉的手段查处,大肆抓捕。

    山西似乎也感觉到了严重性,从太原开始,几乎发动了全省的人,展开灭鼠行动,大肆捕杀老鼠,顺天府也被感染,同样在大雪天行动,甚至发出一只老鼠三文钱的的悬赏,誓要灭除鼠祸。

    外面是轰轰烈烈,皇宫内温暖如春。

    乾清宫内,碳炉很多,气氛很是暖和。

    朱栩看着挺着大肚子跑过来的张筠,摇头责怪道“这么冷天,没事瞎跑什么……”

    张筠从宫女手里递过一个食盒,轻声笑道:“臣妾知道皇上近来夙兴夜寐,特意做了些鱼羹给皇上。”

    朱栩喜欢喝鱼汤,鱼羹在宫内外是众所周知,闻言接过来,扶着她坐下,一边打开食盒一边道:“下次不要这么跑了,晚上就留在这吧,明天雪停了再走。”

    张筠微笑着应下,伸头看了眼朱栩案头堆积如山的奏本,道:“皇上,还请注意劳逸结合。”

    朱栩将盛好的碗递给她,道:“朕知道了,煓儿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张筠捧着碗,不及喝就抬头看着朱栩,嘴角抿了抿,站起来,坐近朱栩一点,十分谨慎的道:“臣妾去听了,首辅……有些严厉。”

    朱栩坐在椅子上,喝着鱼羹,别提多舒服了,闻言笑着道:“严厉一点也好,小孩子,好好教,将来才能成大器。”

    张筠看着朱栩的表情,不知道他是否知道内情,想着儿子的可怜模样,她还是道:“煓儿……被首辅打了手心。”

    朱栩抬头看着张筠,顿了片刻,道“嗯,朕知道你心疼,明天朕与首辅谈谈,不能打。”

    张筠这才放松,展颜笑道:“嗯。”

    朱栩看着张筠笑了,低头吃着鱼羹,心里却是轻叹一声。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孙传庭对待朱慈煓的教育方式,像极了当年张居正教育万历,轻则斥责,重着体罚,时不时还会去隆庆皇帝那告状。

    谁能说万历清算张居正没有他小时候的记恨?那李太后没有保张居正,心里是否也有怨念?

    朱栩心里转悠,面色不动,安抚着张筠。

    不一阵子,曹化淳从外面进来,走近低声道:“皇上,方尚书来了。”

    方尚书,工部尚书,方孔炤。

    张筠站起来,道“臣妾告退。”

    朱栩点点头,看着张筠走进暖阁卧房,继续吃鱼羹。

    方孔炤进来,抬手而拜道:“臣参见皇上。”

    朱栩摆了摆手,道:“给方尚书搬把椅子,对了,吃了吗?皇后亲手熬的鱼羹。”

    方孔炤自然不敢喝,也没有坐,站在御桌前,道:“皇上,臣是来上禀工部进来的一些事情。”

    朱栩随意的点头,放下鱼羹,擦了擦嘴,道:“嗯,奏本朕看过了,你仔细说说。”

    方孔炤早有腹稿,还是沉吟片刻,道:“皇上,目前工部下辖三个大集团,一个是公路集团,一个是桥建集团,一个是河道集团。模式是官督民办,各集团负责设计,监工,验收,复核。至于水泥,砂石,人工,运输等,都是外包出去,各工程也都是通过招标,由各地商会承建……”

    “目前,公路规划,是三条主干道,二十六条省道以及一百零八条府道。由于前些年已经做了准备,目前推进顺利,各地参与度极高,乡村,县等筹集资金修建了更多,速度也更快,预计十年内,能完成‘无县不道’的计划……”

    “桥路,目前主要是一些必要的大河建桥,集中在长江,黄河以及十六条河道,预计建设的桥梁超过百座,主要由政院,工部来设计,指挥,验收,地方上承建……”

    “河道计划,主要是针对各地经常洪涝,洪涝严重的地方,服务于农田灌溉,集中在长江,黄河等的中下游。工部,政院等做了多年的评估,设计,这些年一直在利用枯水季这段时间,加大力度清淤,建设储淤湖,分流支道,加固河岸等手段,近些年,没有发生洪涝……”

    “从去年开始,工部就在重启中断数年的工程,投入的钱粮有近两千万,动员的民夫超过三百万人,‘以工代赈’有极好的成效,地方上对工部的计划十分支持,从各地士绅捐献的钱粮就能看得出来,去年一年,工部收到的钱粮,折合超过两百万……”

    “目前的工程,遍及大明,主要有六个地方,一个是京城,一个是辽东,一个是云南,一个是四川,一个是南直隶,还有广东。云南,四川,辽东偏向于军事,京师,南直隶,广东是出于交通必要……”

    方孔炤说的,可比奏本上详细多了。

    朱栩仔细的听着,没有打断,等方孔炤说完,已经是近一个时辰之后了。

    朱栩消化一阵子,道:“你送上来的那些设计图,基本上没有问题。由易到难也是对的,不管是以工代赈也好,千秋之业也罢,都是要认真做好的事情,你有什么困难就直接说。”

    工部的工作,更务实,没有那么多虚招,百姓们,官员们都看的实实在在,加上方孔炤沉稳,低调,不涉是非,是以在朝野声望极好。

    方孔炤是前任的南直隶巡抚,在礼部也待过两年,各方面资历十分厚实,是一个朝野都看重的人。

    他听着朱栩的话,微微躬身,道:“目前内阁给的钱粮很多,臣不忧。臣担心的这么大规模的动作,尤其是那些灾民聚集在一起,一旦发生民变,后果不堪设想。”

    方孔炤的意思很简单,现在工程是交给地方去做的,这个地方上,是商会,不是官府。

    如果一个不好,这些灾民闹事,席卷之下,可能就是一场民变,并且会是一个极度膨胀,转眼间数万,甚至数十万的巨大民乱!

    一般来说,这件事很容易控制的,方孔炤完全有能力,他既然这么说,应该看到了一些什么。

    朱栩面色如常,端过曹化淳递过来的茶,淡淡道“又有人在里面生事?”

    “臣还不确定,臣的想法是,这一次参与工程的灾民,分三波,向辽东,安南,倭国移民。”方孔炤神色始终平静如常。

    朱栩微微侧头,好奇的看着方孔炤,道“这一次,可是近十年,超过五百万人……”

    方孔炤抬头看着朱栩,目光直率,道:“这三地缺人,中原不缺。”

    ‘不缺’,就是多了。

    朱栩右手在桌面上轻轻拍了拍,方孔炤的话,应该是与户部那边年终审计有关。

    户部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人数,但结合地方的数据,推断大明传统明人的人口接近八千万,这超出了他们以往的认知两千多万。

    方孔炤这个话,怕不止是他的想法,可能代表了朝廷相当一部人的意思。

    朱栩也听出了话外之音,方孔炤等想移出去的,怕远不只是这五百万人。官笙的独断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