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开局一亩田,氪金成枭雄在线阅读 - 第292章 三字经的诞生

第292章 三字经的诞生

    现在,陆川做出了一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他居然敢给佃户减地租!

    这件事的性质非常恶劣,以后哪个世家再想兼并土地就会增加许多无谓的困难。

    陆川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哪怕他事实上已经约等于公开和天下氏族撕破脸皮。

    陈雪薇和柳无忧都是世家出身,她们明白这个道理。

    可是她们毕竟不事生产,等她们想通这一层道理,想要劝阻的时候已经晚了,陆川要给佃户减地租的消息早已传遍。

    杨素是一开始就明白的,可他也没有说,因为他是学生,他要学习的是陆川的一切。

    正是由于陆川的做法,很多家族不得不开始重新考量自己给陆川的定位。

    比如渠丘郑家,这几天他们重新启动了一个作坊,这个作坊此前是用于研究玻璃配方的。

    是的,他们仍在试图破解玻璃制作的奥秘。

    此前,由于陆川的故意误导,当时的东夷县令李文俊将一袋水泥当作“玻璃粉”从陆川的作坊里面抢走了。

    也正是这番误导,让郑家走了很多弯路,用尽了所有手段,也无法将这份所谓的“玻璃粉”变成玻璃。

    随着陆川渐渐打开局面,而玻璃的研制始终无法取得进展,渠丘郑家也就不得不消停了下来。

    后来,渠丘郑家经过不断试错以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所谓的“玻璃粉”其实就是水泥,而水泥跟玻璃应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李文俊会以为二者是一样的,其实是彻彻底底被骗了。

    只不过李文俊已经死了将近一年,郑家即使有气也没地方撒了。

    除了郑家之外,其他人也都有所行动。

    比如赵易山、周骏琅这些人,一边在和陆川合作糖水生意,一边也在试图破解葡萄糖和柠檬酸的制作工艺。

    只不过,这份技术超越时代,哪怕陆川把工艺摆在他们眼前也注定无法学走。

    渠丘郑家重启玻璃作坊之后,决定改换思路,仍然从陆川的玻璃厂中想办法。

    收买其中的工人已经证实没用,想要进入工厂探秘就更不可能了,东厂和木兰军日夜巡逻,根本没有靠近的机会。

    为此,郑谢花了不少财力和功夫,用尽手段打听每天出入马前村的物料都有哪些、数量多寡。

    经过一段时间的比对,他们终于发现了一样东西:沙子。

    一个盯梢的人偶然发现:马前村隔一段时间就会到海边挖沙子。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水泥路的建筑材料,所以没太在意。

    可是有一次,施工队带着人出去了,村里的水泥产量减少,可运入村子的黄沙却没有减少。

    然后再行比对就会发现:黄沙的出入量不仅和水泥相关,还和玻璃订单也有对应关系。

    再然后,郑谢就想到了李文俊关于玻璃秘密的书信中提到了巨大的熔炉,第一反应就是把沙子丢进炉子里去。

    他的想法是对的,可是郑谢面对着自家作坊里的熔炉陷入了沉思。

    眼前的熔炉烧得通红,可是沙子还是安安静静地待在里面,根本不为所动。m.zwWX.ORg

    无他,沙子的熔点比铁更高,郑氏的炉子达不到这个温度,所以也就没有能力融化沙子。

    等了半天也没有结果,郑谢只能失望地走了:“如果有新的进展再来叫我吧。”

    ……

    话说陆川,自从收下了柳家的财力后,一时声名鼎盛。

    所以,当他要在马前村开办义学的消息传出,十里八乡的村民全都积极响应,纷纷把孩子送了过来。

    接下来的每一天,都会有家长带着孩子过来求学,甚至还有几个刚会爬。

    谁说考功名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眼前这不就有一个强大的例子吗?哪怕自家的孩子无法成为第二个陆川,哪怕学到万分之一的本事也能受用无穷了。

    看着这么多人,陆川感觉有些头大,只能将不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婉拒,并且将入学的年龄规定在六岁以上。

    可是学生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并且越往后来的学生家里就越远。

    这些远来的学生还自己带了铺盖,俨然是一副“你不收我就不走了”的架势。

    陆川没办法,只能催促阿柱的施工进度,除了校舍之外,还要再建一间学生宿舍。

    杨素自己掏钱,从县城买了一些书本回来,用于给学生开蒙。

    陆川看了一下这些书籍,竟然都是《论语》、《大学》、《中庸》之类的大作,甚至还有《庄子》、《墨子》这类百家学说。

    “这些书用来给孩子们开蒙?是不是难度太高了些?”陆川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杨素无奈地说:“这些书都是圣人之言,哪怕是对于浸淫多年的老学究都不敢说完全读懂,对于小孩子确实太难了。”

    然后他摇摇头:“没办法,我们世家子弟小时候都是读这些书开蒙的。相传秦代李斯作《仓颉》、赵高作《爰历》、胡毋敬作《博学》,后人将三书合编成《仓颉篇》。又有汉杨雄改编续写,著成《训纂篇》,可用于儿童启蒙。可是这本书在前朝时已经散佚,无处寻觅了。”

    陆川说:“别急,我有办法,待我给你写一本书,用于儿童启蒙就好了。”

    杨素赶紧把陆川请到书案边:“老师请坐,学生为你研墨。”

    陆川看着桌案上的文房四宝,又看着旁边一脸恭敬的杨素,心想:“我这笔字在杨素面前根本拿不出手;更何况那么多繁体字,要辨认还可以,自己写还是很容易出错别字,到时候可就丢脸了。”

    于是他咳嗽一声,强装镇定:“我来念,你来写吧。”

    “好。”杨素也没多问,坐在书案前,自己磨好墨,等着陆川给自己念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陆川一字一句地念下去,杨素跟着工工整整地往下写。

    越写越觉得心惊:“此书文字简朴,道理却颇深;诵读起来朗朗上口,蕴含着极深的遣词功底。此书绝不是朝夕可成!老师啊,你现在才不过舞象之年,却已经谋划了这么深远吗?”

    陆川还在念:“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这一大段内容中,天文地理、人文古典无所不包,知识面涵盖极广,用词极为凝练。

    陆川还在念:“考世系,知终始……”

    一路往下,一直到“号三国,迄两晋”的地方,陆川停顿了一下,因为历史在这里分叉了。

    简单地思索了一下,陆川将后面的内容改为:“兴大贞,乃至今。”

    再往后,他又删除了“赵中令”、“苏老泉”这些片段,因为这些人不在这段历史当中。

    全书念完,杨素已经大汗淋漓,不是因为写累了,而是真的被陆川的才能所折服。

    杨素到现在仍然不敢相信这本书竟然是由自己的手写出来的,他激动地痛哭:“此书乃神来之笔,竟然能经我的手写出,哪怕今夜便死,我也无憾了。老师,这书叫什么?”

    “《三字经》。”

    那么前世的陆川真能背出完整的三字经吗?

    答案是:不能,这是花了一两银子在系统商店买的。九万里的开局一亩田,氪金成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