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318章,长芦盐场

第318章,长芦盐场

    天津塘沽宽阔的海滩上面,刘晋骑着高头大马,身边跟着童源和几个长芦盐场的管事,一同巡视这边正在建设之中的盐场

    此时在沿海的的广袤滩涂上面,大量的人冒着严寒在不辞辛劳的劳作着,这些人衣着单薄,身体消瘦,一看就知道是附近沿海地区的贫困老百姓。

    在后世,靠海的地区意味着发达地区、意味着高收入的地区,但是在这个时代,靠海地区却恰恰相反,靠海意味着没有良田,也没有青山绿水,意味着贫穷。

    刘晋对此就深有体会,他自己出身的下河屯就非常的穷苦,历来都有只见姑娘嫁出去,不见姑娘嫁进来,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窝窝。

    “冬天下水干活一定要给大家准备热水泡脚,同时还要准备热茶和姜汤,另外大家每天的伙食要有保证,三餐都要有肉。”

    刘晋看着在严寒之中劳作的人,想了想也是对身边长芦盐场管事吩咐道。

    “是,热水和姜汤我们都有准备,就是伙食上面,三餐都要有肉的话,只能是便宜的鱼肉了,猪肉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

    刘晋的身边,长芦盐场的总管事李继业,也是出身西山煤业的老人,他点点头说道。

    “鱼肉就鱼肉吧,童源,你回头让天津港口这边每天送过来。”

    刘晋点点头,鱼肉的营养价值其实一点都不会比其它的肉类差,只是这鱼肉吃起来没有那么解馋而已。

    吃鱼肉对于现在京津地区的老百姓来说那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天津港口这里的捕捞业已经开始渐渐的兴旺起来,每天捕捞回来的海鱼堆积如山,不仅仅满足了京津地区庞大的需求,甚至于现在已经开始向山东、江苏、浙江这些地区去销售了。

    这些地区的海洋捕捞业还没有起步,市场对肉类的需求非常庞大,价格能够卖的更高,而市场永远都是向着利润更高的地区转移的。

    “好的,恩师~”

    童源拿出炭笔和本子将刘晋吩咐的事情记录下来。

    “这样吧,再给我们涨十文钱一天的工钱吧,大冬天的下水干活,处理不好是烙下病根的,我们不能亏待了他们。”

    “我们的盐场占了他们的沿海地带,这会影响他们的生计,这盐场的员工招工方面要尽可能的照顾周围的人,让大家也能够跟着我们盐场享受到一定的利益。”

    想了想,刘晋又对着李继业吩咐道。

    “公子,现在我们盐场最难的事情就是招工的事情了,花钱雇佣他们来建盐场,这工钱给高一点,大把、大把的人愿意来,即便现在是冬天。”

    “但是我们盐场招长期员工的事情却是一直进展不顺,大家都不愿意来我们盐场工作。”

    李继业一听,顿时就忍不住吐苦水道。

    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塘沽这一带招工,招人建盐田很容易,可是这招盐场的正式工人却是难上加难,根本就没有人愿意来。

    “这是为何?”

    刘晋一听,顿时连忙问道,李继业是西山这边出来的老人了,对于西山这边的管理都已经很熟了,盐场招工,这待遇方面肯定是很不错的,竟然会招不到人。

    “盐场这边招工的待遇我都是按照西山煤业这边的待遇来开的,只要肯努力干活,一个月挣两三两银子肯定没有问题。”

    “但是大家都很顾虑的一点就是,大家怕进了盐场之后改了户籍,怕改成灶户,影响自己的后代子孙,所以尽管工钱很高,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来。”

    李继业将原因说了出来。

    “改成灶户?”

    “我们只是招工,和户籍有什么关系,更何况我们又不是朝廷,岂能随便改人户籍?”

    刘晋一听,一头雾水,只是简单的招工,你给我做事,我给你工钱和饭吃,哪里还会涉及到什么户籍的事情。

    “我也和周围相邻的人说了,但是大家不相信,因为大家觉得盐这东西,历来都是朝廷钻营,别看我们现在做的好好的,说不定那天收回去了,给盐场做工的人岂不是一下子就变成了灶户。”

    “这灶户是什么情况,大家可都清楚的很,灶户比起军户来都还要更加的穷苦,根本就没有人敢来做事。”

    李继业很是无奈的说道。

    听到李继业的话,刘晋顿时也是沉默了,顿时就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个户籍制度是制约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枷锁。

    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明朝的老百姓不能随意的走动,很多人一辈子连自己所在的县都没有出过。

    除此之外,这户籍制度的存在,严重影响力生产力的提高,灶户生的儿子是灶户,世世代代都是,被盐场的官吏压榨到死,甚至于都没有办法反抗。

    大家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一旦进盐场做工,即便不是灶户,其他人也会以为你是灶户,到时候娶老婆都难,谁会愿意嫁给一个灶户?

    生出来的孩子都不能读书考科举,世世代代都要对着一口锅煮盐的灶户。

    “这事看来是要找陛下要一道圣旨,或者是找朱厚照这个太子来个旨意才行,即便是自己开口去向大家承诺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刘晋的脑海中很快就意识到这件事情是连自己都无法解决的事情,其实大家就是担心,害怕,害怕一旦进了盐场做工,将来就会成为灶户,世世代代都是低贱的灶户。

    纵然是现在盐场这边开出来的待遇非常的诱人,但是没有人敢拿自己和后代子孙的前程去当赌注。

    “此事我会向天子禀明,向陛下请一道旨意,到时候你再拿着这个旨意去招工。”

    想了想刘晋也是对李继业说道,很是无奈,在这个时代想要发展出资本主义来,还真是有诸多的枷锁。

    前面的开海遭到了朝廷群臣的激烈反对,现在仅仅只是半个盐场,因为户籍制度的存在,招工都难,这个封建王朝对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有着太多、太多的限制了。

    “难怪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要进行改革,掌握话语权,说到底还是为了让生产关系能够跟上生产力的发展。”

    “老马还真是厉害,一语道破玄机啊。”

    心里面刘晋忍不住再次对马克思表示了钦佩。

    “除了招工的事情之外,还有什么难处吗?”

    刘晋看了看广袤的滩涂,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忙碌,利用水泥修建堤坝,将滩涂地改成一块块方方正正的盐田。

    长芦盐田投资巨大,比起密云铁厂的投资还要更加庞大,单单是上交给国库的银子就两百万两白银,总的募集资金额达到了五百万两白银。

    但实际上能够用来投资建盐田的也仅仅只要三百万两白银,当然三百万两白银绝对是一笔庞大无比的数字,也就是刘晋和朱厚照现在财大气粗,不然还真心搞不起来。

    三百万两银子砸下去,长芦盐场这边直接将塘沽周围一带长达上百公里的滩涂给全部买了下来,同时也是向天津、京城这边十多个大水泥厂下了大量的订单,准备在这里建一个超级大盐田。

    这里漫长而开阔、平坦的泥质海滩绝对是最理想的盐田,当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晒盐。

    这里雨季非常的短,春季气温回升的特别快,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在最理想的晒盐之地,后世这一带的产盐量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规模非常的浩大。

    这样的好地方,刘晋自然是要先占住了,更何况,这盐场不建大一点,可是赚不到多少银子的。

    “公子,这晒盐法,我们从来没有弄过,我们也请教过不少老盐户了,也先建了一些盐田进行实验,虽然也是出了一些盐,但是却始终没有办法达到您所说的那种雪白如同砂糖一般的盐。”

    李继业想了想说道。

    刘晋已经将详细的晒盐法告诉了他,他按照刘晋所说的去做,也确实是晒出了盐,效率也确实是很高,但却是始终没有办法说达到刘晋所说的上等盐的程度来。

    晒盐法其实非常简单,利用光照、温度、风来蒸发海水之中的水分从而得到盐的一种方法。wap.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中华田园牛的大明镇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