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秃笔三国在线阅读 - 第36章 徐州起兵戈

第36章 徐州起兵戈

    张闿将曹嵩满门老小杀了个干干净净,连庙里的僧人也都没有放过,抢到财物后一把火烧了寺庙,带着五百人马逃往了淮南。

    当初应劭来接曹嵩一家时多少也算带了些人马,有死里逃生的军士回到东郡后,将事情一五一十地禀告了曹操。

    骤然听说这等噩耗,就算曹操心如铁石,也在痛哭失声后倒地昏厥。

    身边的幕僚们急忙让军医前来救治,曹操清醒之后咬牙切齿道:“陶谦竟敢纵兵杀吾父及全家,此仇此恨不共戴天!传吾将令,大军即日开拔,定要洗荡徐州,为我父报仇雪恨!”

    于是他留下荀彧和程昱两人及三万兵马守卫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其他所有兵马全部杀奔徐州而去!

    他让夏侯惇、于禁、典韦三人为先锋,下令道:“只要一路上攻下的城池,便将城中百姓尽数屠戮,为我父陪葬!”

    有九江太守边让听说徐州有难,领着五千兵马前来相救,被暴怒的曹操命令夏侯惇在半路上全部截杀。

    而曹操昔日的旧识陈宫,当时是东郡从事,也一直与陶谦交情深厚。

    他听见曹操起兵报仇的事情,星夜来到大营求见。

    曹操心知对方必定是为陶谦来做说客的,心里并不想见他,但是想想陈宫当年也算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就这么赶走他又说不过去,只能把他请到了中军大帐。

    陈宫与曹操相见之后,开门见山道:“听闻孟德兵临徐州,为的是要报杀父之仇,而且大军所到之处,更要将百姓杀尽!某因此特来相劝,陶谦是仁人君子,并非见利忘义之辈,尊父之死,实在是张闿瞒着他犯下的恶行,不是陶谦之罪。况且普通百姓与孟德无冤无仇,杀之不详,还望三思而后行!”

    曹操心里早已认定了陶谦才是罪魁祸首,哪里听得进陈宫的话,发怒道:“汝昔日弃我而去,如今又有何面目再来相见?陶谦杀吾全家,吾誓要挖出他的心肝脾胆,才能消解心头之恨!吾知你此来是为陶谦做说客,但吾偏偏不信他所言又能如何!”

    话说到这个份上,陈宫也只能黯然离开,想想也没什么面目再去见陶谦,干脆打马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于是大军在曹操授意之下,所过之处可谓鸡犬不留,身在徐州的陶谦得知曹操大军所作所为,忍不住仰天恸哭:“这是我获罪于天之故,才使徐州百姓受此大难!”

    知道讲和无望,陶谦无奈之下只能聚齐手下将官商议,部将曹豹说道:“曹兵已至,总不能束手待死吧?某愿助使君破敌!”

    其他人议来议去,除了与曹军破釜一战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陶谦无计可施之下,也只能听取了曹豹的建议,带着徐州兵马出了城池,准备与曹操死战到底。

    大军出徐州不过半天,就在路上与曹操军队相遇,只见曹军中白衣如雪,中军高高竖起两面白旗,上面都写着报仇雪恨四字。

    双方将军马列阵之后,曹操穿着一身缟素骑马出阵,在帅旗下扬起马鞭指着陶谦大骂。

    由于距离太远,陶谦也听不清曹操在骂些什么,于是叹一口气,命令阵前负责传话的一队士兵将自己的话用力喊了出去:“吾本欲与孟德交好,才会命张闿领兵护送汝家人。谁知他贼心不改,犯下如此大恶,但其实与吾无干,还望孟德明察!”

    曹操也命一队兵士传话:“老匹夫!杀吾父及全家,还在这里狡辩!”

    随即转头厉声喝问:“谁可为吾生擒此老贼?”

    身后的夏侯惇爆喝一声:“某去!”

    话音落,领着自己麾下的先锋营向着徐州军方向疾奔而去,陶谦眼看对方进攻,慌忙从阵前退了下来,部将曹豹挺枪跃马,带着一个方阵的士兵向着夏侯惇军队迎了上去。

    一边是为家人复仇,一边是为徐州枉死的百姓报仇,双方都可算是哀兵,士气也都高昂,两军相交之后杀了个天昏地暗,可谓难分难解。

    一场混战之后,谁也没占到太多便宜,秋风逐渐大起,战场上飞沙走石难见天日,眼看一场暴雨又将到来,双方都鸣金收兵,陶谦趁这个机会,带着兵马迅速返回了徐州城。

    回到徐州城后,陶谦毕竟只是一介文官,想起刚才战场上的血腥场面,不由得心惊肉跳。

    他本来战意就不浓,再想起自己亲眼所见的曹军阵容之强大,顿时就有点意冷心灰的味道:“曹兵如此势大,区区徐州一城只怕是挡不了其锋芒。与其损兵折将还是难免城破,倒不如吾将自己绑了去曹营,随他是杀是剐,至少还能救得徐州一郡百姓之命!”

    话音刚落,有人站出来说道:“万万不可!府君久镇徐州,人民感恩,如今曹兵虽众,也未必就能破城。府君只需与百姓勠力同心、坚守城池即可,某虽不才,愿施小计,定能教曹操死无葬身之地!”

    陶谦和众人忍不住精神一振,看向了出言之人,原来是东海朐县人糜竺,字子仲!

    此人家世富豪,民间传说他有次曾经去洛阳做买卖,乘车而回时在路上遇见一个美妇人,哀求糜竺让她同车乘坐一段路程。

    糜竺于是下车步行,将车子让给了美妇人坐,那妇人觉得过意不去,笑着让糜竺也上车同坐。

    糜竺倒也不再推迟,但是上车之后端坐如钟、目不斜视,毫不为那妇人的美色所动。

    这样走了数里之后,美妇人告辞而去,临别时对糜竺说道:“我乃南方火德星君,得了玉帝旨令要去烧毁汝家,感念君相待以礼,因此对君明言。君且速回,将家中财物尽快搬出,吾今夜就来!”

    糜竺闻言后大惊失色,急忙赶着车子火速回了家里,将家中所有物件都搬了出去。

    当晚果然因厨房失火,随后火势迅速蔓延,将偌大一个宅院烧得干干净净!

    此事之后,糜竺更加笃信报应之说,从此广舍家财、扶危济困,逐渐声名鹊起之后,被徐州牧陶谦聘为别驾从事。

    此时他站出来对陶谦说道:“某愿亲往北海郡,求孔融起兵救援徐州,太守可再派一人往青州田楷处求救。只要这两路兵马前来,曹操必然退兵!”

    此时的陶谦已经到了病急乱求医的地步,当即听从了糜竺的意见,亲自写了两封求援书信,给孔融的那封信自然是给了糜竺,又举着第二封信问道:“谁愿去青州求救?”

    一众官员中,表字元龙的广陵人陈登应声道:“某愿往!”

    于是陶谦将另一封书信交给陈登,让他和糜竺即日出发,只希望援兵来得越早越好。

    时任北海相的孔融是鲁国曲阜人,乃是孔子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之子。

    他自小聪明过人,年方十岁时去拜谒当时的河南尹李膺,看门的下人见他只是个小孩,便有意捉弄他道:“汝小小年纪,有什么资格见我家大人?”

    孔融不慌不忙道:“我家与你家大人是世交的通家。”

    李膺见到他后好奇地问道:“汝对门人说李、孔两家有通家之好,不知汝祖上与我家祖上是什么亲戚?”

    孔融笑着回答说:“昔日孔子曾在洛阳问礼于老子,孔子乃我家先祖,老子是李家先祖,则孔融与大人岂非正是累世通家?”

    李膺顿时对这小孩刮目相看,想不到他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等才智,实在是难得至极!

    过不多久,恰好太中大夫陈炜也来李膺家做客,李膺于是指着孔融对陈炜说道:“此是奇童也!”

    陈炜有心也考考孔融的才学,于是故意回答道:“小时聪明,长大后却未必聪明。”

    谁知孔融应声答道:“若是如君所言,君幼时必然极聪明!”

    这句话里竟然有暗指陈炜现在极笨的意思,李膺和陈炜听见这回答后顿时哈哈大笑,陈炜更是赞道:“此子长大之后,必然是当代伟器!”

    从此孔融名声极响,董卓当政时官居虎贲中郎将,因得罪董卓后被远远派到北海做了北海相。

    他本性好客,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之愿也!”

    孔融在北海六年,很是得民心,这天正与客人闲坐,下人进来禀报说徐州糜竺到访,孔融急忙请进,问起糜竺的来意。

    糜竺将陶谦的书信送上后说道:“如今曹操围攻徐州甚急,还望明公垂救!”

    孔融沉吟片刻后说道:“吾与陶恭祖(陶谦字)交情深厚,如今子仲(糜竺字)又亲自来此求援,自然是要救一救的。只不过曹孟德与我并无仇怨,我先派人送去书信试试和解,若是他不肯听,到时再发兵也不迟。”

    糜竺听后苦笑摇头:“曹操倚仗兵威,必然是不肯讲和的!”

    孔融还是要坚持试着向曹操劝和,不过也听从糜竺的建议,一方面派人将亲笔书信送给曹操,另一边开始整顿兵马,一旦曹操不肯听劝,那就只有兵戈相向了。

    谁知道没过几天,派往曹操那边的信使还没消息,北海这边却突然出了大乱!

    原来黄巾军余党管亥,领着数万大军一路抢掠,兵锋直指孔融屯兵的都昌城!

    这一来孔融哪里还顾得上陶谦求救的事情,急忙点齐了兵马援救都昌。

    管亥率领的黄巾军数量不小,四面八方将都昌城团团围住,看见徐州有兵马来援,管亥命阵前的士兵放声大叫:“我知北海粮广,如肯相借一万石粮草,即可退兵,否则攻破城池,鸡犬不留!”

    孔融闻言大怒,也命士兵传话道:“吾乃大汉之臣,此处为大汉之地,哪里来粮草送与贼寇?”

    既然谈不拢,自然就要开打,管亥倒也勇猛,身先士卒地领着大军直接攻了上来。

    孔融自己没有什么武力,于是部将宗宝领着军队迎了上去一场大战,只是北海兵力不多,被黄巾军以多打少,一仗下来险些溃败,就连领军大将宗宝也在混乱中被管亥一刀砍死。

    眼看着己方的兵马开始乱了阵脚,孔融无奈之下只能将军队缓缓撤入了都昌城中,因为兵力损失近半,剩下的兵马已经没有能力再与黄巾军野战,所以孔融只能紧闭城门,靠着残余的兵马全力守城。

    城外管亥将几万黄巾军分成了四路,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对着都昌城猛攻。

    城内的孔融拼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退了几波黄巾军的攻击,趁着敌军暂缓的间隙,他站在城楼上遥望城下,只见黄巾军的简陋营寨接天连地,将都昌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看见这等情景,孔融双眉忍不住紧锁,都昌被围的消息传递不出去,那就不会有援兵到来,靠着城里这点兵力和粮草,只怕是坚持不了太久。

    另一边的糜竺更是整天愁容满面,本来是到这里求救兵的,谁知道现在救兵请不到不说,搞不好万一哪天城破,自己还要把小命留在这里。

    这天再次打退一波敌人的进攻,趁着黄巾军埋锅做饭的空隙时间,孔融照例走上了城头检查防务。

    眼看着羽箭、落石、檑木等物资已经寥寥无几,孔融愁得不行,再这么下去,三天之内只怕就要城破。

    城外的黄巾军突然大声鼓噪起来,孔融心头一紧,难道是又要开始攻城了?

    不过站起身从城墙垛口望出去,并没有扛着简陋云梯的黄巾军接近,反倒是东边不远处的敌军营寨里尘土大起,衣着各异的黄巾贼们左奔右突地哇哇大叫,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正在纳闷之间,一匹快如利箭的奔马映入了孔融眼中,马上依稀有个手持长枪的武将,正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在敌营中飞速向城门冲来。

    黄巾军作战历来是靠人数取胜,所以营寨扎得也是乱七八糟毫无章法,因此那匹马上的武将竟然能以单人匹马硬是从营盘中冲了出来。

    眼看那武将浑身浴血地冲到了东门之下,孔融有心想要将他放进城来,可是看见他身后紧追不舍的上百名黄巾军士兵,又不敢随便开口让士兵放下吊桥。

    武将策马飞奔到护城河前,回头看见身后紧跟的敌军,双眉轻轻一皱,突然拨转马头急速向后狂冲。

    奔在追赶队伍前方的十多名黄巾军士兵猝不及防之下,被这武将手中的长枪如同稻草人一般或刺倒、或拍飞。

    后面的黄巾军士兵眼看此人如同煞星一般,顿时停下了追赶的脚步,嗷嗷叫着逃了回去。

    追兵既然散去,陶谦马上命人放下了吊桥,将那如同神兵天降般的武将接进了城来。wap.

    这武将进城后滚鞍下马,将长枪重重往地上一插,飞奔到城墙上对着孔融拜了下去:“太史慈见过府君!”策冠才的秃笔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