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文魁在线阅读 - 第333章 银州白

第333章 银州白

    “狄将军,本官梁喜宝有礼了。”

    “原来是梁将军,狄青有礼了。”

    梁喜宝竟然带上了丝丝的谄媚意味,“狄将军,请入内一叙?”

    狄青犹豫了会,还是点了点头,立刻吩咐下去,“第一营立刻穿越雷龙湾敦口,第二营再行穿过,依次通行,来人,立刻给刘美大人通报情况。”

    狄青见到第一营安全通过雷龙湾敦口,并在敦口外建立起了防线后,才下令第二营继续通过,自己也进了雷龙湾。

    梁喜宝见到狄青过来了,指了指旁边的一间屋子说道:“狄将军,我准备了点水酒,咱们吃杯水酒再上路?”

    “也好,麻烦梁将军了。”

    房间内,已经准备好了精致的酒菜,两人分主宾坐下后,梁喜宝端起酒杯说道:“我家大人让我跟张大人说一声,余阙部的事情,和夏州无关,希望余阙部的行为,不要影响我们夏州和银州的友好关系。”

    梁喜宝算是夏州的核心人物,能接触到夏州最高机密,如今,狄青听梁喜宝如此说,一下感觉到,事情可能被张唐卿猜准了,夏州为了抵抗李元昊,可能有求于银州。

    狄青不动声色的说道:“我家大人多次说过,银州和夏州乃是良好同盟,我们银州对西夏国内的情况甚为忧虑,如果夏州需要帮助,我们银州绝不会坐视不管。”

    梁喜宝笑的更加谄媚了,“张大人认为,我们西夏国内目前的情况,是否应该维持?”

    狄青懵逼了,因为张唐卿从来没跟他说过这些,狄青只能硬着头皮说道:“我家大人说,既然我们两家是同盟,则应该是守望相助。”

    梁喜宝大喜,心里对军师吴天的判断惊为天人。

    吴天曾经说过,对银州来说,维持现在的状况是最佳状态,如果李元昊想要统一西夏,银州第一个不会答应,看来,吴天说对了,放开雷龙湾敦口,是个明智的选择。

    “狄将军,我家大人说,长城防御关乎宋夏两国安危,我夏州已经没有能力防御长城,我家大人说,如果银州有余力接手雷龙湾敦口等地方的防务,我夏州上下,将会无限感激。”

    狄青懵逼了,还有这种要求?

    夏州的要求,已经彻底颠覆了狄青的认知,狄青不敢回答,“梁将军,我家大人将在下午抵达雷龙湾,这些事,需要我家大人亲自答复。”

    梁喜宝赶紧说道:“是极是极,我也是替我家大人传递一下消息,那本官就在这雷龙湾静等张大人莅临了。”

    雷龙湾的情况出现了变化,后续的部队加快了通过雷龙湾的速度,张唐卿在一个时辰后,站在了雷龙湾敦口上。

    梁喜宝终于见到了张唐卿,梁喜宝的头颅更低了。

    张唐卿扶起梁喜宝,说道:“梁将军,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彼此神交已久,今日终于见到正主了。”

    “张大人太客气了,您的名声在我西夏国如日中天,今日能见到张大人,喜宝三生有幸。”

    张唐卿在宋辽西夏三国内的名声可不是盖的,无数少女少妇拿着张唐卿的诗词吟诵不断,恨不能自荐枕席,给张唐卿暖被窝。

    无数男人捧着《三国演义》爱不释手,纷纷惊叹三十六计之精妙。

    虽然张唐卿从来没承认过他就是吴承恩,但所有人都坚定的认为,吴承恩就是张唐卿。

    “梁将军,你家大人的意思,本官已经明白了,三青,把清单拿给梁将军。”

    梁喜宝接过礼单一看,顿时喜上眉梢,礼单的丰厚程度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长枪五千,普通腰刀一千,天圣刀五百,火铳五百及弹药若干,银州白十坛。

    本来李元前想要点长枪和普通腰刀就不错了,没想到竟然有天圣刀和火铳,顿时喜出望外。

    银州白乃是何物?

    “梁大人有所不知啊,银州白是一种酒水,乃是取天地之精华,以粮食炼化而成,一旦粮食,耗费两年时间,才能炼化成一滴银州白,非常珍贵,今日特送于你家防御使大人十坛,算作我张某人的心意吧。”

    梁喜宝一听,一旦粮食两年时间才能炼化一滴银州白?那这十坛要多少钱?

    梁喜宝掐着手指头,也没算出一坛酒要多少钱,总之很多很多。

    “饮用此酒,如登天庭,飘飘然而天旋地转,你家大人试过之后,必定会喜欢。”

    梁喜宝的头颅更低了,“下官代我家大人,感谢张大人的馈赠,我家大人说,为了减轻银州的后勤压力,也为了让张大人放心,雷龙湾敦口就交给张大人了,待张大人解决了余阙部后,再还给我家大人即可。”

    “哈哈,如此甚好。”

    送走梁喜宝后,张唐卿鄙视的说道:“天天看本官的《三国演义》,也不知道什么叫刘备借荆州。”

    曹佾说道:“估计他们不看好我们这次出征。”

    镇戎军平白无故的得到了雷龙湾敦口,解决了镇戎军的粮道问题,也间接的为张唐卿节省了五百人,否则,王石还要专门率领五百人保证粮道安全。

    “全军全速前进,天黑之前必须出峡谷,在峡谷口安营扎寨。”

    全军前进的速度陡然加快了许多。

    当张唐卿的后军出峡谷口时,狄青已经率领先头部队扎好了营寨。

    张唐卿、种世衡、刘美三人,带着党项带路党余阙鸣人,驱马出了营寨。

    虽然此时已经是初春,银州的柳树已经发芽,但仅仅隔着一个横山,就是两种景象。

    枯黄的干草随风摆动,一只野兔抬起头看了看这支奇怪的队伍,迅速钻进了地下。

    站在小山丘上向西看去,远处应该有一个小部落,规模不大,估计只有几十帐。

    “杨三青,抓几个俘虏过来,本官要问话。”

    杨三青一听,立刻率领几十骑奔向西方。

    他们这次出征,就没打算隐瞒自己的行程,不但不隐瞒,反倒是希望余阙部能知道。

    最好余阙部能把自己的力量全部集中起来,省得镇戎军还要满草原去围剿余阙部的残余势力。

    草原上和大宋不同,要想在草原上找个小部落,难于登天,除非真的是运气逆天能碰到。骑驴的大宋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