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虚阁 - 历史小说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在线阅读 - 第175章 天下大势

第175章 天下大势

    帖木儿匆匆训练完玩家,立刻选择北上寻找葛逻禄的部落。

    这时候中原的战局再次发生了变化。

    安庆绪杀了安禄山称帝后,留在两都的河东四郡叛军开始思念家乡了。

    安庆绪远远没有安禄山的声望,再加上安庆绪弑父的时候,害怕自己父亲的亲密战友史思明为安禄山复仇,将史思明调回了老巢范阳。

    缺乏威望大将的镇压,两京的叛军军心浮动,又担心大唐的军队切断返回河东的归路,西京的氛围更加紧张起来。

    安庆绪也是每日的饮酒作乐,完全没有任何进取之心。

    这时候,只要是对天下大局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叛军支撑不了太久了。

    不过原本西路军的目标是切断叛军退路,最好能够攻下邺城或者太原,这样就能彻底阻断叛军返回老巢的道路。

    可是凤翔府的行在不断下令,皇太子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李俶也抵达了西路军中,这一次还带来了回鹘叶护王子的四千回鹘精锐。

    在宣读了皇帝的圣旨后,郭子仪叹息一声,只能和皇太子南下,开始筹划收复两京。

    大唐实行的是两都制度,西京长安和东都洛阳,都是大唐的首都。

    上皇李隆基在位期间,也曾在东都洛阳住了整整九年。

    再往前算,武周朝的时候武则天更是定都洛阳。

    长安和洛阳,是大唐的璀璨明珠,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不过相对来说,李唐皇室的根基还在关内,作为关内重镇的长安比东都洛阳更重要。

    当年高宗皇帝营建东都,主要是为了控制河东的地区,而武则天能够以周代唐,也依靠了河东世家和东都庶族的支持。

    河东世家,是从魏晋南北朝传承下来的几个大的世家大族。

    这些大族不仅仅是诗书传家,拥有家传的经学,而且家族也拥有武装力量,成千上万的族人聚居在一起,在唐代也有巨大的影响力。

    而东都庶族,则是东都洛阳繁荣的经济所产生的市民阶层。

    这些东都的官吏、商人、寒门子弟,通过武周朝廷的几次科举考试,成功登上了国家权力中心,在武则天定都洛阳的时候,洛阳地区考生科举录取率竟然是西京长安的三倍。

    武则天笼络洛阳的文学之士,一个亲近武周朝的东都庶族集团也随之产生。

    武周朝末期,宰相们发动神龙政变,李唐复立,这是关陇勋贵集团协助李唐皇室完成的复辟,这之后河东世家和东都庶族就收到了朝廷隐约的打压。

    河东世家还可以返回家中耕种,或者投入到了河东各个藩镇做官。

    但是东都庶族就无路可退了,本来就是寒门和中低层官吏家族出身的他们,逐渐被排挤出了朝廷中枢后,迅速的衰落下去。

    甚至连带洛阳的地位也日渐衰落了下来。

    所以这一次安禄山叛乱中,河东世家的态度非常暧昧,东都庶族更是对安禄山叛乱表示了支持。

    很显然,对于这个即将平定的天下,一场政治清算即将到来。

    据说皇帝在凤翔府行在已经拟好了需要清算的名单,而太子李俶接手西路军,也是同样是为了主导这次政治清算。

    郭子仪叹息了一声,他虽然是武将,但是对于朝廷的尿性也看的通透。

    唯一值得欣慰的,就是皇太子还是尊重郭子仪的军事建议的,只要郭子仪乖乖的去打两京,太子都是全力支持的。

    那也就只能去攻打两京了,大唐浩浩荡荡的十五万大军,开始向两京集合。

    而与此同时,大唐剑南道,洱海地区。

    南诏国主阁逻凤正在命令工匠雕刻一座石碑,这座石碑名为德化碑。

    也就是去年,南诏刚刚击败了剑南留后李宓所率的七万步兵。

    唐军劳师远征,进至南诏都城太和城,中了埋伏全军覆没。

    这之后,大唐彻底失去了对南诏的控制。

    南诏国主阁逻凤立的这块石碑,写着南诏国主对于大唐、南诏和吐蕃之间战争的论述,表明了南诏立国,只是“迫不得已的自卫反击”。

    同时阁逻凤又虚伪的在碑上表明了自己对想要和大唐重归于好的愿望。

    碑文是南诏清平官郑回所写,郑回原本是大唐的进士,在和南诏的战争中被俘虏后,南诏国主阁逻凤将他拜为老师,又任命他为南诏清平官。

    清平官,相当于大唐的宰相,是南诏国主下的第一人。

    等到石碑建造完毕,阁逻凤拉着清平官郑回说道:“前日吐蕃又派来使者,要册封吾为赞普钟,这是赞普弟弟的意思,郑师,我们要如何回应?”

    私下里,阁逻凤都是称呼郑回为郑师,南诏的体制也都是郑回仿照大唐体制建立的。

    郑回叹息一声说道:“国主,如今大唐两都未复,剑南道能够抵御吐蕃人进攻就不错了,本是我南诏发展的大好时机。”

    “可没想到这吐蕃赞普刚刚继位,竟然就有如此的手段,若是再拒绝吐蕃的册封,恐怕吐蕃大军就要来兴师问罪了。”

    阁逻凤也是重重的叹息一声,他看着即将完工的德化碑,去年虽然歼灭了大唐远征的军队,但是南诏也是损失惨重。

    如今的南诏,实在没办法再抵挡吐蕃的进军了。

    其实按照郑回的设计,南诏这样的小国,最好能够在大唐和吐蕃之间反复横跳,两边吃好处。

    可是大唐剑南节度使留后李宓立功心切,多次派兵进攻南诏,最后甚至在没有奏请朝廷的情况下,尽起了剑南军的精锐,想要先斩后奏灭了南诏立功。

    最后李宓因为轻敌被全歼,大唐和南诏之间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

    如果彻底倒向吐蕃,那南诏和大唐就要变成生死仇敌了。

    而吐蕃一定会利用南诏来牵制大唐,这也是阁逻凤不愿意看到的。

    郑回也叹息一声说道:“希望立此德化碑,日后还有和大唐重归于好的机会吧。”

    而两人谈论的吐蕃赞普,正高高的坐在赞普宫中,年轻的赞普面无表情,看着烟雾缭绕下苯教巫师全身抽搐的诡异舞蹈。

    终于熬到了祭祀完毕,带着诡异面具的苯教巫师退下后,年轻的赞普看着两边恭敬的大臣,宣布了一条重要的律令。

    赞普决定增加“尚论”的名额。

    原本吐蕃一共有五位大论。

    赞普宫有一位辅佐赞普,参赞军国要事的大论,这也是吐蕃的宰相。

    又在四方设立大论,这就是四方大论,等于是拥有宰相头衔,分镇各地的节度使。

    不过在赞普宫的大论,经常会变成凌驾在赞普之上的权相,甚至当今赞普还是继承人的时候,都差点被老赞普的大论废除。

    所以年轻的赞普决定将大论的人数从五人扩充到九人,除了四方大论维持不变之外,在赞普宫再设立四名大论。

    这样,赞普宫的大论就从一人变成了五人,这也相当于从独相制度变成了群相制度。

    对于这样的律令,吐蕃的贵族自然是欢迎的,增加了大论的位置,那就意味着大家都有了新的机会。

    虽然大论的权柄被分散了,但这也是大论啊!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为了争夺这多出来的四个大论位置,吐蕃的各大家族再次争斗了起来。

    年轻的赞普面带微笑的看着自己抛出去的饵食,稳稳的坐在赞普的宝座上。

    混乱的至德二载,终于走到了四月末。

    一路风尘仆仆的房琯,终于带领庞大的幕僚队伍抵达了武威城,正式就任河西节度使。肥鸟先行的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