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能盲目扩张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山村,从卖山货开始成为首富、都市:穿越反派,开局绑架女主、气疯,重生后老妈和我抢着宠老婆、重回老婆一尸两命的那天、小欢喜:学神养成、神医下山之开局被退婚、疯狂农民工、都市之医武至尊、让出机缘后,我被修行界团宠了、苏牧林诗芸
从今年开春起,一参场响应国家号召,为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也实行了承包制。 但是跟农户承包不一样,一参场职工每家每户按照自己劳动力,各自承包相应数量的参地。 参场统一提供参地、生产资料,职工承包只负责管理。 秋季收获后,按照承包定额计算工资,超过承包定额的,依照市场价进行奖励,不够承包定额的,罚款。 承包定额,是按照近几年来参地平均产量来制定。 以目前来说,这个定额不高,都能完成。只要侍弄用心,到秋季收获后,都能获得奖励。 这么做也是没办法,参场职工的素质毕竟良莠不齐。 尤其是前些年这个大帮轰,干好干坏都一样挣钱,总有那么少数几个人,身上带着懒惰习性,不想多出力。 承包之后,有定额之外的奖励,为了奖励,大家伙儿也得好好干,最起码不能挨罚。 这个承包方式,跟其他几个参场不一样。 其他几个国营参场,早在去年就开始了承包责任制。 采取的是总场下设家庭农场,将总场各年生人参划成小份,承包到家庭进行田间耕作管理。 产品交总场,由总场核算,家庭农场自负盈亏。 两种方式都是承包,各有各的好处。 一参场没有采取跟其他参场相同的承包方式,主要原因是一参场目前不仅仅是人参种植,还涉及到了参地综合利用、人参产品深加工,这些都需要人手。 如果采取家庭农场承包方式,别看是统一管理,但是人心容易散。 现在这种承包方式,虽然职工权限不高,但是有个好处,就是服从度高,听参场调配指挥。 春夏秋三季进行田间管理,到了秋后入冬,可以将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到几个厂子里面,创造更多价值。 只要厂子里给到足够的工资和奖励,这些工人就不至于向外发展。 许世彦上辈子经历过,就是参场职工除了承包参场那点儿参地之外,还在外面大力发展自家的参地。 久而久之,人心就散了,对于参场的发展壮大不利。 所以一参场在商议承包的时候,许世彦给了这个提议,还是要尽量把职工收拢住。 所有人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才能把一参场的人参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来看,产业加工算是开了个好头,接下来只要稳步发展,所带来的的利润不会低。 参场的职工数量一定,下设那几个厂子在逐步扩大,需要的人手会越来越多。 这种情况下,如果再扩大人参生产面积,那就必须招工。 但是大规模招工,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太多。 如果一参场可以一直保持稳步发展的态势,多一些正式职工能养得起。 可是未来究竟怎么样,谁也没办法预测。 假如一参场还像许世彦上辈子那样,两千年往后就无以为继、黄了呢? 那么多职工怎么办?到那个时候,职工多了就不是资产,而是负累。 倒不如维持目前的参地种植面积,从其他参场以及各参户手中收购。 既可以缓解原材料的不足,又能带动当地经济。 而且场子还不用顾虑正式职工增加后,工资、福利、住房等等问题。 反正全县目前都在扩大人参种植,这种情况下,根本不用担心原材料问题。 直接收购省心又省力,对各方都有利,才是最好的办法。 后世那么多药厂,人家也没自己批参地种参,都是直接来收购的,不都发展挺好么? 不能方方面面兼顾的时候,就必须有所取舍,贪多嚼不烂,这是多少年的经验。 许世彦一番话,总算劝住了林启越,林启越一琢磨也是这么个道理。 抚松这么多参场呢,一参场要是真的发展好了,县里头保不齐就得说,一参场富了不能忘本,得拉扯一下兄弟单位。 深加工产业不可能交给外人,咋办?把其他几个参场当原材料生产基地不就得了? 其他几个参场种棒槌,一参场负责加工,嗯,行,这个思路可以。 许世彦成功说服林启越,打消了一参场盲目扩张的势头,这才放心。 接下来,许世彦又投入到功能性饮料的研究中。 同时,他还想拜托楚老,给弄几个保健品的方子,这个,是打算留着自家公司用的。 对于什么保健品方子,楚老对此其实不怎么赞同。 在老人家看来,这个有点儿胡扯。 就没听说过,有哪种药方,可以做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 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病情也不一样,中医讲究的是辨证施治,怎么可能有这种东西? 况且是药三分毒,没事儿吃什么药啊,有那个工夫,不如好好吃饭锻炼算了。 “黄帝内经所讲,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饮食合理、营养均衡、不暴饮暴食、作息规律、适当运动,能做到这几点就可以了。 没事儿找药吃的,那都属于脑子有问题。”楚老毫不客气,直接训许世彦。 “师父,我也知道这些。”许世彦被训,只能苦笑。 他何尝不懂这些呢?可未来的趋势就朝着这方面发展。 接下来的几年里,国内保健品风潮兴起,各种保健品层出不穷。 那些生产保健品的厂家,一个个都赚的盆满钵满。 虽然后续也会经历低谷,甚至很多保健品会随之销声匿迹。 但人们对建康的重视,对保健品的认知,都提高上来。 作为重生者来说,许世彦也不能免俗,很想在保健品这块儿挣点儿钱。 当然,跟那些人狠狠捞一笔的心态不同,许世彦是想借着保健品风潮,把人参从价格低谷里拉起来。 等参农们缓过这口气,再转型做药品或者化妆品之类。 还是那句话,不管啥事都得一步一步来。 相比于药品,做保健品门槛低、难度没那么大,几年内就可以投入生产收获高额利润。 有了这个钱,才能继续投入到药品研发和推广中,这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必须一步一步走踏实了。 “师父,咱们不做那种包治百病的虚假宣传,咱的保健品,也讲究对症。 比如说针对年老体虚的人、气血不足的女人,还有,那种用脑过度严重精神损耗的人。 反正就是有针对性的,制作一些有补益作用的产品,这样应该能行吧?” 许世彦不死心,试探着问。参娃的重回七七种田养娃